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第二句中“秋”字仅仅是表现送别的时间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

              (2) 同为送别诗,本诗的第三四句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情感的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 2.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这首诗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其”字指什么?这几句描绘了什么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词》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B.《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把酒问月,给人以启迪:世事自古难以完美,人们应当以乐观豁达胸襟去面对。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写诗人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写出了归隐生活的艰难。
              D.《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通过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 4.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朗读这首词,应把握的感情基调是 ( )
              A.激越雄壮
              B.乐观豪迈
              C.舒缓深沉
              D.柔和亲切
            • 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杨花落尽子规啼”展现的画面。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6.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①辋川: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②苍翠:深绿色。③潺湲(chán yuán):水流动的样子。④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⑤渡头:渡口。⑥墟里:村落。孤烟:炊烟。⑦接舆:春秋时代楚国狂士。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⑧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自比。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

              B.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C.颔联和尾联写人,这两联对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形象的刻画是孤立进行的。

              D.倚仗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

            • 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 8.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本句运用想象的手法,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写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B.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一联是写景致的缺感: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本句中“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以简约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 9.

              下列诗句中与抒发爱国之情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B.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 10.

              浣溪沙

                                 晏珠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面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B.全词语言圆转流利,清丽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C.”几时回”三字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词人难以藏抑的轻松喜悦和怀人的情感。

              D.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