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①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 ①雨脚:即雨线之意。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捕绘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 4.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请赏析“折柳”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 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 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的诗歌,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作者运用______手法,描绘了______时节的景物,表达了对春天的______之情。

              (2)此诗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说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给人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2)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 8.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清幽。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 9.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春日偶成》,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

              程 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

              (2)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