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请从炼字或修辞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 本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这首词上片描述_________,下片描写战斗场面。词中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这首词结语“可怜白发生”五字所蕴含的情感。
            • 4.

                                  《望岳》                                         《登飞来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飞来山上千寻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闻说鸡鸣见日升。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不畏浮云遮望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缘身在最高层。

              对比两首古诗,说说其中揭示的共同哲理。

            • 5.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对这首诗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嘲笑,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 6.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7.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5分)

              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

                [注] 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代指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

              (1)从首联      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   节。(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答:

            • 8.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 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 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 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②日, 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1) 从诗歌中的“登高”、“望远”两词,可以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指_______节。

              (2) 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③自可留。

              ①暝:日落,天色将晚。②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③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 10.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 词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