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霤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暗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 2.

              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 3.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诗人在这首诗中极力渲染自己本身的痛苦,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但也使得本诗停留在自怜的境界里。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C.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而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 4.

              下面对《晚春》的鉴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描写早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江逝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美好的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B.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作者自身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来饶有趣味。

              C.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D.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摹花草凋零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将伤春的情感摹写的淋漓尽致。
            • 5.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受欺的愤怒心情,写出了我对群童的厌恶之情。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大雨降临前昏暗的气氛,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D.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6.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7.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下列对此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气势雄伟窥见一斑。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西望旧朝故都长安,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
              D.作者在曲中表达深深的伤感悲痛之情,其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8.

              对《登幽州台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激昂奋进的调子,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B.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C.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
              D.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9.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一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此诗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借“夜郎西”寄托对好友的思念。

              C.《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D.《天净沙·秋思》语言精练,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副生动的图景。
            • 10.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词》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B.《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把酒问月,给人以启迪:世事自古难以完美,人们应当以乐观豁达胸襟去面对。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写诗人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写出了归隐生活的艰难。
              D.《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通过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