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 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 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面对《关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B.《关雎》写一个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C.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姑娘,从而引起爱慕感情和求婚的愿望。第二章(2~3节)描写小伙子想追求那位姑娘,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第三章(4~5节)描写小伙子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D.《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诗体格式以五言为主,兼有杂言,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关雎》主要运用赋的表现手法,其语言生动传神。
            • 3.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温庭筠在《望江南》中用“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描写了深闺女子精心梳妆和倚楼盼望的孤独情景。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C.“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D.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 5.

              七律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引用诗中词语填空,每框写一个字。

              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颔联上承“千山”二字,以“五岭”和“□□”为代表,概括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的无数崇山峻岭;颈联上承“□□”二字,以“金沙(江)”和“大渡(河)”为代表,突出红军战胜困难,一往无前的豪情壮志;尾联以“更喜”承上启下,表达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和信心。


              (2) 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原为“金沙浪拍悬崖暖”,作者在发表后听从读者的意见作了两处修改。请你针对其中的一处谈谈这样修改的好处。
            • 6.

              望夫石【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 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 7.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这首诗明丽流畅,既写出诗人_______和_______,又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写景物气象阔大,景色优美,请给予赏析点评。
            • 8.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展现的画面。

                                                                                         

                                                                                         

              (2)在下阕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请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情景。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10.

              水调歌头.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妙在何处。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