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B.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恋恋不忘,又为了革命不得不离开家的矛盾心情。

              C.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D. “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

              (2)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此句用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对这首诗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嘲笑,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 3.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4.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①钟山:紫金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②即事:就眼前景物加以描写,有感于当前事物。

              (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 7.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 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B.“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C.三四句表明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难以自已,也写出了诗人对朝廷派他出西域的埋怨。
              D.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 8.

              泛吴淞江[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1) 诗中 ________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________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 “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即诗人的情感)指的是什么?

            • 9.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①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 ①雨脚:即雨线之意。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捕绘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 10.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请赏析“折柳”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