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请从炼字或修辞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 本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写到自己登岳的情景。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吊古凭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 4.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这首词上片描述_________,下片描写战斗场面。词中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这首词结语“可怜白发生”五字所蕴含的情感。
            • 5.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霤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暗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 6.

              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诗人在这首诗中极力渲染自己本身的痛苦,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但也使得本诗停留在自怜的境界里。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C.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而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 8.

              下面对《晚春》的鉴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描写早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江逝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美好的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B.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作者自身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来饶有趣味。

              C.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D.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摹花草凋零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将伤春的情感摹写的淋漓尽致。
            • 9.

              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受欺的愤怒心情,写出了我对群童的厌恶之情。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大雨降临前昏暗的气氛,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D.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 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 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