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有佳肴 虽:______________

              (2)《命》曰:“学学半”。兑: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 )


              (1)其:弗食不知旨也  此之谓乎

              (2)知:弗食不其旨也   温故而知新

              (3)故:曰:教学相长也。是学然后知不足

              (4)之:友人惭,下车引。 其此谓乎


              (3) 根据语句意思,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节奏。


              (1)弗 学 不 知 其 善 也。

              (2)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教 然 后 知 困。


              (4) 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5)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 2.

              赵广拒画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①。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②。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遂 断 右 手 拇 指 遣 去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3) 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述其事迹。

            • 3.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礼运》)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只划一处)

              ①其 中 往 来 种 作

              ②是 故 谋 闭 而 不 兴

              (2)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1)屋舍俨然(    )     (2)阡陌交通(    )

              (3)不独其子(     )   (4)货其弃于地也(  )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 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5)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 4.

              [甲]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乙]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论语·为政》)

              [丁]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它和 《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 解释文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思而不学则(      )                       ②择其善者而之(       )

              ③好之者不如之者(       )                  ④此盖为宥座器(       )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


              (4) 用四个“,”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闻 宥 座 器 满 则 覆 虚 则 敧 中 则 正 有 之 乎?


              (5) 请将【乙】文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6) 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乙]、[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乙]文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丁]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



              (7) 【丁】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8) 【积累链接】《论语》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两个出自《论语》的成语。


            • 5.

                                                                                                                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节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①  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态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诸 役 以 其 幼 而 忽 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的意思。
              ①幼有神童之 誉                
              落于将军署之内宅_______
              ③庄以实 对                    

              ④何之有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内容,请说说庄有恭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

              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①。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②,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廷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顾谓坐中曰:“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吾请为诸君分坐。”坐者皆属观。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见。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尚卧未起,壹径入上堂,遂前临之,曰:“窃伏西州,承高风旧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因举声哭,门下惊,皆奔入满侧。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语,大奇之。谓曰:“子出矣。”陟明旦大从车骑奉谒造壹。时诸计吏多盛饰车马帷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车下,左右莫不叹愕。陟返与言谈,至熏夕④,极欢而去,执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赵壹列传》)                                 

              [注]①郡上计: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会计的官员,也叫上计吏。②郦食其:秦汉之际的策士,后归汉王刘邦。他拜见刘邦,只作揖,不跪拜,刘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请到上座。③忽然:指死亡。④熏:通“曛”,黄昏。

              (1) 给文中划横线用“/”句子断句 (断三处)

              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


              (2)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人汉阳赵元叔也,朝臣莫有过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蒙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

              ③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_____       ④蒙始就学 _________

              (2) 下列对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断两处。

                吾 与 虞 人 期 猎 虽 乐 岂 可 不 一 会 期 哉


              (2)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魏文侯与虞人猎    期:______           ②往            乃:_____               

              可不一会期哉      岂:______           ④魏于是乎强    始: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天又雨,公将焉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君也_____        ②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

              ③吾妻之美我者,我也______④由此观之,王之甚矣_____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 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⑴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⑵ 来问讯      (         )

                ⑶ 其丈夫担粪灌园  (         )        ⑷ 自不如远甚也(         )

              (2) 下列选项中,划横线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屋舍俨                 见四野禾苗油油

              B.有良美池桑竹之属       老幼男女俱耘于

              C.具答                   余顾而慕

              D.不足外人道也           以此一家之中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1处)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4) 翻译下列句子。

              ⑴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