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江河的南面叫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南岸。

              B.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他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C.“总角”“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笈”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D.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季节,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自霜降始,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冬日渐进。
            • 2.

              生活语文

               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 3.

              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字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家、___家。

              (2)《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__及其弟子的___的书,与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 4.
              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三国人物

                 (1)望梅止渴(  )
                 (2)鞠躬尽瘁(  )
                 (3)白帝托孤(  )
                 (4)单刀赴会(  )
            • 5.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

              (2)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

              (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

              (4)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

            • 6.

              下列几组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元宵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 中秋
              B.东方欲晓  日上三竿  余晖满天  月彩如昼
              C.桃红柳绿 霜叶红于二月花 骄阳似火 寒风凛冽
            • 7.

              汉字

              (1)给画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两则新闻高屋建líng(    ),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                                         (《新闻两则 》)

              ②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qiè(  )。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③然而,在这堆瓦( )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做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

                                                                (《蜡烛 》)

              ④大殿廊下,鸣钟击(      ),乐声悠扬……      (《故宫博物院》)

              (2)请改正下面各个句子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解释改正后的这个字的意思。

              ①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持,脏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②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住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 桥之美》)

              (3)请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①锐不可(   )   释义:______________

              ②重峦叠(   )   释义:______________

              (4)赏佳联,然后答题。

              桃花源,杏花村,千秋浪漫,陶醉几多骚客梦?

              隐士酒,雅士墨,万古风流,潜伏不少动人情!

              这副对联中隐藏着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的名字,请写出:

              (5)书法欣赏:请写出下边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

                书法作品内容:                       

            • 8.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___________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____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节日:____________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____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____

              (3)【节日论坛】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对西方节日很感兴趣,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掀起一波波热潮。相反,中华传统节日却备受冷遇。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呢?

            • 9.

              花之隐逸者——菊

              ①菊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征美德和长寿,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画家吟诗作画的好题材。远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种植菊花了,在古书上菊花有种种不同的名称,像日精、女华、寿客、延年、隐逸花、重阳花等。最早有关菊的记载是神农氏的《神农本草经》,里面有“菊服之轻身耐老”的句子,意思是吃菊可以治病延年。

              ②菊属于菊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虽然许多菊科植物的名称都带个菊字,像波斯菊、万寿菊、翠菊、除虫菊等,但它们都不是菊花,而只是同属于菊科。

              ③原来菊只在秋天开花,现经栽培改良,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而且有三千多种不同的品种,如丁字菊、金线菊、美浓菊、悬崖菊、大荔菊等。菊的叶子是单叶,有深裂,看起来像复叶。它的花有的是兼有舌状花和管状花的混合头状花序,有的只有舌状花。舌状花即花瓣,围绕在花序的四周;管状花即花心,位于花序的中心。一朵菊花其实是无数朵小花聚生而成的。菊的品种多,分类的方法也不同。有的以开花期分春菊、秋菊、寒菊,有的以植株高矮分高种、中种、矮种,有的以花朵大小分大菊、中菊、小菊。常见的菊花颜色有白、黄、红、紫等,珍贵少见的有深红和翠绿两色。

              ④古时的中国人曾以菊当食物,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就曾以菊瓣和菜而食,这有诗句“朝饮木兰之聚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证。广东人有几道菜也是以菊为佐料的,像菊花鱼球、菊花三蛇羹、菊花鲈鱼羹等。菊花茶也是中国人的饮料之一,菊花泡龙井茶就叫“菊井”,泡寿眉的就叫“菊寿”,至今,菊花茶仍是夏天人们喜爱的清凉解渴的饮料。

              ⑤古时重阳节还有赏菊、饮菊花酒或是以菊花当簪插戴的习俗。孟浩然《过故人庄》诗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同学们都熟悉的句子。另有唐朝诗人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这几句也是家喻户晓的。


              (1) 根据本文说明的内容和顺序,完成下面的结构图。(每个方框内限填一个字)

               

              (2) 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最早”二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3) 第③段说:“原来菊只在秋天开花,现经栽培改良,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请从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4) “花中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下面这首咏词中的“她”是指“四君子”中的哪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 积累链接:读了本文题目“花之隐逸者——菊”,你一定会联想到宋朝周敦颐写的《爱莲说》,文章中三处写到菊,这三句话先后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综合性学习活动。 

              去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霍邱三中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去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品对联】(2)学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答出两点即可) 

              【言心声】(3)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赞美德】(4)刘涛同学参加学校活动时捡到了与会人员遗失的物品并上交给学校,请你代表学校写一份表扬信,表扬刘涛拾金不昧的美好品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