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是( )

              A.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因其崇敬佛教,故人称“诗佛”;
              B.由德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的百年情感之中;
              C.“五体投地”中的“五体”是指双手、两膝和头;旧制中“一斤”合“十六两”,所以“半斤八两”中的“八两”即是“半斤”;
              D.春节、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 2.

              ①“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汉字的____,后两种是汉字的_______。

              ②象形属于“ ________”。用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勾画出来。例如“”字,象形字,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像直视太阳时看到的形态,表示太阳。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主要区别是含有较抽象的部分。例如“”字,指事字,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表示刀的锋利部分。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将其字形字义合并,表达新的意思。例如“”字,会意字,左边是牛,右边一只手举一根枝条,表示手拿棍子放牛。形声属于“_______”。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表示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字,形声字,左边“木”是形旁,表示一种树木,右边“婴”是声旁,表示发音与“婴”字一样,表示樱树。转注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导致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表达相同含义时,会有相同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假借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文字对应,就找和它发音相同的字表示。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③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______________。像“琴”“棋”是形声字,“凹”“凸”是指事字,“明”“笔”是会意字。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多。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而“鲤”“鲮”“鲩”等,难以用象形法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1) 文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和笔顺都正确的一项是
              (2) 结合语境,在文中第①②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在文中第③段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②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

               ③然而,当有了“六书”这套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套系统为依据。 

              A.因 (wèi)    “区”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及”字的第一笔是:撇   
              B.因 (wèi)    “区”字的第二笔是:撇     “及”字的第一笔是:撇
              C.因 (wéi)    “区”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及”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撇
              D.因 (wéi)    “区”字的第二笔是:撇     “及”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撇
            • 3.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下列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4) 下面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 乎(忠诚)
              B.三军可 帅也(夺取)
              C.问而近思 (恳切)
              D.温 而知新 (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