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节选自苏轼《日喻》)[注]①没人:会潜水的人。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 (2)担而立   释:____________

              (3)但手熟    尔:_______ (4)之      睨:___________

              (5)康肃笑而之    遣:______ (6)但微之  颔:____________

              (7)夫没者岂然哉    苟:_____         (8)吾射  轻 :____________

              (9)见舟而之    畏:_____            (10)我酌油知之   以: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3)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4)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 【甲】文中,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4)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解释下列加线字。

              之_____

              忿然_____

              ③徐以杓酌油之_____

              ④以钱其口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_____

              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_____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4)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_____。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做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5)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_____。

              A.人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 3.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3) [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B.“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其原因是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C.文章最后一句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及谢太傅对兄子胡儿的委婉批评。
              D.《咏雪》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 5.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如有所            (2)右臂支船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3) 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什么?
            • 6.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三)乐羊子妻 一年来归,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 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 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以就懿 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1) 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事耳(了解)
              B.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当 知其所亡(每天)
              D.七年不返(才)


            • 7.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期日中”,结果“不至”,说明友人言而无信,不讲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 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先离去时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说明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在元方义正言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较为诚恳,说明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C.“尊君”“令尊”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家父”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文中元方有良好的家庭修养,懂礼识义;“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出正直不阿的性格特点。
            • 8.
              爱莲说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议论性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 9.

              根据《河中石兽》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数小舟   棹:划船    
              B.不亦 乎    颠: 通“癫”,疯狂
              C.渐 渐深   激:猛烈    
              D.转转不     已:停止
            • 10.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2) 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3) 出自《孙权劝学》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