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匿名谤书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①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②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③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④其事。果马生所作,罪之。

              【注释】①尹京:任开封府府尹。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②鬻状人:讼师,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鬻,卖。③绾:拘系。④鞫:审讯,审问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 有所贷(曾经)   
              B.弗 (给予)

              C.取 书字校之(毁谤)                 
              D.果马生所作, 之(罪行)

            • 2.

                                                                                                                 (一)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sù)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下列对《小石潭记》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画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A.第1段由远及近叙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小石潭水清、石奇、树绿的特点为,展示了小石潭的美。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了水的清澈,侧面则写了鱼在水中嬉戏。
              C.第3段描写了小石潭的岸势和源头,设喻贴切,突出了溪流的曲折有致,溪岸的峭拔多姿,以及溪源的神秘莫测。
              D.本文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第4段写小石潭“其境过清”,正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谪后忧伤心情的自流流露。
            •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之有?

              (1)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2) 

              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3) 

              选出加画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4) 

              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4.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

              (1)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中划线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 (多)
              B.牡丹之爱, 乎众矣(应当)
              C.不 不枝(长出枝节)
              D.亭亭净 (种植)
            • 5.

              下面不是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一项是( )

              A.世外桃源     
              B.豁然开朗     
              C.无人问津     
              D.心旷神怡
            • 6.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 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5)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说 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  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 衡于虑,而后             作:发作.

              D.  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 7.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尽粟石。食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对第二段中的四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 才美不外 (同“现”,显现)    
              C.执策而 之(面对)            
              D.之不以其道(鞭子)
            • 8.

              阅读《〈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

              (1) 下列各句中加画线字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下列四组加画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 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 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 其心志          苦:使……受苦
            • 9.

              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③,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③蜀技:四川的歌舞。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⑤陇、蜀:都指四川。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 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之作 蜀技   故:旧的、原来的     
              B.乃可至于 乎   是:这
              C.思蜀否      颇:很、十分         
              D.泣而答曰   宜:应该
            • 10.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各组中,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何与母 行(一同,一起)
              B.西南 域(阻断,与世隔绝)
              C.总园 所亲曰(告诉,对……说)
              D.时人 之(正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