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乎尔而与之,行到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乙】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 ②是亦不可以 ______
              不仕乎 ______ ④孔子愀不容 ______
              (2)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______
              A、行道之人弗受 B、辍耕之垄上
              C、学而时习之 D、宋何罪之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善哉,回之意!
              (4)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②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 2.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禹锡终连州: ______
              ②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还于京师: ______
              (2)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______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为神。 (《黔之驴》)
              B.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C.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D.策之不其道。 (《马说》)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为友: ______
              ②为官: ______
              ③为师: ______ 。
            • 3.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转转不已,遂反流逆上矣。  溯,逆流而上。(《河中石兽》纪昀)
              B.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秋,时,时候。(《出师表》诸葛亮)
              C.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可,可以。(《小石潭记》柳宗元)
              D.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岳阳楼记》范仲淹)
            • 4.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楚人之(《陈涉世家》) ______
              (2)以先帝遗德(《出师表》) ______
              (3)长跪而之(《唐雎不辱使命》) ______
              (4)欲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______
              (5)荆州北据汉、沔,尽南海(《隆中对》) ______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夸父与日逐(跑)。(《夸父逐日》)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立)。(《爱莲说》)
              B.①虽乘(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②肉食者(目光短浅),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C.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和)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②余立侍左右,(引、提出)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D.①下车(拉)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繁茂)而繁阴。(《醉翁亭记》)
            • 6.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 以军中多务    告辞        
              B.卿今 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C.但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D.鲁肃过寻阳      到,等到
            • 7.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系向牛头充炭直。

              C.选贤与能。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8.

              鸟 说

              【清】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①有声 ②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 ⑤ ,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注释】①日:有一天。② 声:二鸟相和之声。③巢:做巢。 ④掬:捧。⑤鷇kòu :初生的小鸟(6)奚:为什么 (7)适:到 (8)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1) 下面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地不五六尺 去:到
              B.小不能 掬 盈:满
              C.人手能 之 及:达到
              D.手下,鸣乃 :已:停止
            • 9.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

              袁 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日:“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 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土石)                      
              B.一反焉(开始)

              C.观者如 (墙)                                                      
              D.老人鼓腹 之(放开)

            • 10.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 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


              (1) 下面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结合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谨识之  识:记住         
              B.已失之矣   失:丢失
              C.伯鲁不能举其词  举:说出    
              D.而果昌赵   昌:昌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