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游细林山赌登山巅

                                              清· 黄图珌

              余方弱冠,居乡时,游细林山。同学赌胜,能先至山巅者得斗酒、鲈鱼。于是前趋后跄,莫不努力。倏忽已至山腰。余尚逡巡觅径。方登山麓,又贪看流泉。倚松小憩,闻林外呼声甚急,遂移步直上岭头,而竟虚无人焉。良久见诸君或手失枯藤,或足误危石,帽落风前,屐弃云外,然犹匍匐争先,其狼狈情状不堪殊甚。是欲先而反落后矣。乃顾余叹曰:“岂知驽马得无跼躅而能安步于前邪。”遂治鱼、酒,邀余居首座而享之。

              注:①逡(qūn)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②跼躅(jú zhú):徘徊不前。


              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 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竟虚无人焉。

              A.释担而立
              B.人不知 不愠
              C.笑 遣之               
              D.邀余居首座 享之
            • 2.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11:”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4) 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释担而立:放下担子      
              B.笑而 遣之;派遣他走
              C.之久而不去:斜着眼看     
              D.康肃 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 3.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我酌油知之    
              B.康肃笑而遣之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友人惭,下车引之
            • 4.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固怪之矣               五十里之地存者
              B.好《梁父吟》谓信然
              C.还旧都                  受地先王
              D.辍耕垄上             次所旁丛祠中
            • 5.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不疾也                     可调素琴,阅金经
              B.相与步中庭              山门圮
              C.实是欲界仙都           送孟浩然广陵
              D.未复有能与奇者        其真无马耶?真不知马也!
            • 6.
              (一)课内文言文积累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激怒其众(因为)②祭尉首(用)③徇蕲东(把)
              ④士卒多用者(是)⑤坛而盟(修建)⑥功宜王(称)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③④⑤
            • 7.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①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

              ②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选出选项中加下划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此驰骋当世

              A.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如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B.晚 遁于光、黄间∕当立者 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闾里之侠 宗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出酒食(《桃花源记》)
              D.此岂无得而 哉∕满堂寂 ,无敢哗者(《口技》)
            • 8.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主人日 食                发,又中
              B.公将鼓                   当余 从师也
              C.不知口体之奉不 人也      徐公不 君之美也
              D.所爱良弓赠之 不 千里称也
            • 9.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 10.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下列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4) 下面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 乎(忠诚)
              B.三军可 帅也(夺取)
              C.问而近思 (恳切)
              D.温 而知新 (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