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礼运》)

              (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只划一处)

              ①其 中 往 来 种 作

              ②是 故 谋 闭 而 不 兴

              (2)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1)屋舍俨然(    )     (2)阡陌交通(    )

              (3)不独其子(     )   (4)货其弃于地也(  )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 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5)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 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   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3) 鲁肃过寻阳   (4)卿今者才略 

              (2) 翻译下列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 本文运用___________的方式来塑造人物,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____________大有好处的道理。

              (4) 文章是写孙权劝学的,而段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以及交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张良受书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之,常习读诵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 去,无他言  遂:___________             

              2)与老人 期:____________

              (3)喜曰:“当如 ” 是:____________          

               (4)良因之  异:_________________

            • 4.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甲文节选自《____》一书,它是北宋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⑴蒙以军中多务       ⑵即刮目相待

              担而立             ⑷但手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⑵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⑶以我酌油知之。

              (4)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涉猎         微颔之       B.大兄何事之晚    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为大有所益    钱覆其口     D.但涉猎          世无双

              (5) 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______”高度概括。

            • 5.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l—):脊骨。③瘳(ch&<41;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惧而诸医(寻求)           B.甚将乎肝膈(蔓延)

              C.疾未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之(消除)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指代“祸患”)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4) 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6.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③,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④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⑤有不至。(节选自《新序》)

              注释:①稷:人名。②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傲爵禄者:看轻功名利禄的人。④庸:怎么、岂。 ⑤ 靡:没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尔来二十一年矣( )

              (3)一日三至而得见( ) (4)亦其士( )

              (2) 翻译下面语句。

              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                                                                                         

              (3) 用原文语句填空。

              (1)正如【乙】齐桓公所认为的那样:有才能的人往往清高而“傲爵禄”,文段(一)中诸葛亮在表明心志时说自己:“                       ”

              (2)【乙】文中画线句“桓公犹下布衣之士”中的“下”字的意思可以用【甲】文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说。

              (4) 结合文意,概括【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

            • 7.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①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②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③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注释】①旨:甘美的味道。②强:勉励。③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   ②及鲁肃寻阳:_________________

              ③不知其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然后能自也: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选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

              【甲】文: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

              (4)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经常与鲁肃交流,增长了许多才能。

              B.孙权希望吕蒙专心学习,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C.实践出真知,经常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

              D.教育指导他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别人身上,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 8.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①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________

               ②问女何所思    ________________

               ③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

               ④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__________

               ⑤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初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及鲁肃寻阳            ②蒙以军中多务         

              之久而不去            ④康肃忿然曰           

            • 10.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含义。


              (1)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   

              (2)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尊君在:________ 

              (4)相而去:_______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批驳友人的?

              (2)元方自己的行为与他的言语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