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加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策之不以其    道:正确的方法
              B.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能
              C.执策而 之    临:面对
              D.故 有名马    虽:但是
            • 2.
              比较下列加点词在文言文和日常用语中的意思,选出不同的一项(  )
              A.以五十里之地安陵--完成一笔交
              B.其文理皆有观者--爱的孩子
              C.山不在高,有仙则--他的表现真有些莫其妙
              D.长烟空--我们家人都去旅游了
            • 3.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 以军中多务    告辞        
              B.卿今 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C.但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D.鲁肃过寻阳      到,等到
            • 4.

              鸟 说

              【清】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①有声 ②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 ⑤ ,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注释】①日:有一天。② 声:二鸟相和之声。③巢:做巢。 ④掬:捧。⑤鷇kòu :初生的小鸟(6)奚:为什么 (7)适:到 (8)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1) 下面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地不五六尺 去:到
              B.小不能 掬 盈:满
              C.人手能 之 及:达到
              D.手下,鸣乃 :已:停止
            • 5.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退,曾不吝情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亦不 其姓字 详:详细
              B.饮辄尽 造:到

              C.曾不吝情 留 去:离开
              D.不 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的样子
            • 6.

              对下面文段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A.故:所以。                           
              B. 劳:使……劳累。
              C.所以:……的原因。                   
              D.曾:同“增”,增加。
            • 7.

              阅读《商於子论治国》,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商於子①,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③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
                   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④必以牛,亦犹牧⑤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
              【注】①商於子:虚构的人名;后面“商君”,商国的国君,也是虚构的国君。②豕(shǐ):猪。③淖(nào):烂泥。④服田:驾牲口耕田。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下划线字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子 矣 (错)                      
              B.尔辈以此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C.至国(比较)                     
              D.商君立 有间(一会儿)
            • 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

              (1)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B.亲戚 之                畔:通“叛”,背叛。
              C.多助之                 至:到达。
              D.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 9.

              下列加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 明。(景:日光)     增其旧 (制:规模)
              B.此乐何 !(极:尽头)          前人之述 矣 (备:详尽)
              C.宠辱 忘。(偕:一起)         此则岳阳楼之 也(观:景象)
              D.吾谁与 (归:回家)           百 具兴(废:荒废了的事业)
            • 10.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岂不 大丈夫   诚:真正,确实
              B.以顺为 者      正:准则,原则
              C.独行其            其:代词,自己的
              D.富贵不能             淫:迷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