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漫画内容,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借用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表达了对失学儿童的深切同情。 
              B.通过围观者的不同言论,肯定了群众普遍增强的法制和新闻意识。
              C.通过一群不同表现的围观者,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客心理。
              D.通过不同人对困境中的小女孩表示关注的画面,传递社会正能量。
            • 2. 你的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运动心得”的黑板报,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写一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同学一:我爱踢球,如穿针引线般的传球,让我享受到默契配合的快乐。
              同学二:我爱跑步,用汗水征服跑道,用毅力战胜自我,用脚步丈量人生。
            • 3. 观察下面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雀巢可俯而窥》,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 4.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
              【材料1】

              【材料2】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某校针对学生是否在课外经常阅读诗词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所示:

              选项

              经常读

              从没读

              很少读

              时不时抽空读

              人数

              21

              28

              52

              49

              百分比

              13.58%

              18.18%

              33.76%

              31.8%

              材料二: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强调把学诗当成中国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因短小精悍、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征,成为中国蒙学的三大经典读物。《唐诗三百首》这样的诗歌精选,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经典的启蒙读本。

              材料三:屈原、范仲淹、岳飞、陆游、文天祥、于谦、秋瑾、谭嗣同等古代先贤的诗词,显示出作者在家国危难、民族危亡之时,驱除鞑虏、保家卫国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感情,激励着我们为中华们民族的复兴崛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四:学生不爱学古诗词,首先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距离较远,且诗歌内容多是诗人根据自身的经历有感而发,学生年龄尚轻,人生阅历尚浅,所以难以理解诗歌内涵,看似诗中花草树木,实则都是诗人的情深一片,而学生不能领悟,也不能苛责学生领悟更深。再就是应试教育逼迫我们必须掌握各种相关知识,老师一着急就容易满堂灌,学生就更加反感。家长,社会等大环境也都忽视对学生的传统教育,所以促使学生更在乎背英语单词数学概念之类。

              (1)观察材料一的图表,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学生阅读经典诗词的必要性。

              (3)请结合材料四,为如何在校园推广经典诗词提两条建议。

            • 6.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思考不行动,人生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不思考就盲目行动,同样会劳而无功。班级开展“想和做”讨论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请写出这个寓言故事的名称,并从“想和做”的角度来说明故事的寓意。


              (2)班里计划举行篮球赛,轩轩报名了,却总是在旁边看着而不到场上练习。作为他的朋友,请你结合本课的论点劝说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