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①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 ,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既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1948年,全息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实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1) 文章开头从“科幻电影”谈起,有什么作用?

              (2) 第 段中加下划线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第 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全球肆虐的勒索病毒是怎么回事


              ①根据英国 BBC 新闻网的综合报道,全球肆虐的勒索病毒已经感染了超过


              150 个国家的电脑,微软方面则说,已经有几十万台电脑遭到感染,不过目前的感染速度已经放缓,局势趋于稳定。在中国,这次有近三万家机构的电脑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是高校的教育网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内网。


              ②之所以叫勒索病毒,是因为它在感染用户电脑后,会对电脑里的程序以及存储的包括图片、视频、文档等各种文件进行加密,让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并弹出页面,要求用户交完赎金才解锁。


              ③这次的勒索病毒,是在 Windows 系统的电脑上传播,苹果用户以及手机用户们幸免于难,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更安全。A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在全球的电脑操作系统中,老旧的 Windows XP 居然占到了 7.04%,排在第三位,用户数是苹果系统的 2 倍以上,前两名分别是 Windows7 和 Windows10,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9%和26%。大家要知道,微软从 2014 年开始,就已经停止对 XP 等 Winows7 以下的操作系统进行更新了。所以,B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微软用户远大于苹果的用户,这是它被攻击的原因之一。所以,苹果用户和手机用户们,也要重视这次的勒索病毒事件,因为很多安全机构预计,未来,手机将是勒索病毒的高发区。


              ④这次的勒索病毒,是利用 Windows 系统里面的 445 端口来进行攻击,这个端口是用来在局域网之间共享文件和打印机的。勒索病毒在感染一台电脑后,会扫描局域网内的其它电脑,只要哪台电脑的 445 端口处于打开状态,并且 Windows 系统没有更新相应的安全补丁,勒索病毒就会迅速植入程序进行感染。


              ⑤所以,这次病毒的爆发,中国的高校教育网络和企事业单位的内网成为了重灾区,主要原因是:第一,早在 2003 年,就已经有病毒利用 445 端口,因此不少运营商封禁了这个端口。但是,各大高校通常接入的是教育、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的网站,这些网站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大多对 445 端口没有进行限制。第二,教育网和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内网,很多还在使用 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 这些老系统。所以,即便这次它们不被勒索病毒感染,未来也会是别的病毒的感染对象。


              ⑥第三,中国很多学生为了打局域网游戏,会关掉 Windows 系统的防火墙,因为他们认为系统更新补丁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⑦作为 Windows 的个人用户,不想被病毒感染,首先要打开系统的防火墙,然后打开自动更新功能,及时检测并安装系统补丁。这次勒索病毒的爆发,微软史无前例的为已经停止更新的 XP 等系统提供了补丁,但微软未来不太可能再为其它漏洞提供补丁了。所以,那些还在使用 XP 等老系统的用户,最好尽快升级到 Windows7 及以上的高版本操作系统。而对抗勒索病毒最有效的办法,其实就是数据备份,只有定期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其它存储空间,才是最安全的。


              (源自 BBC 新闻网、《连线》、腾讯科技等主流媒体报道,有删节)


              (1) 分析文段③中划线 A 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统计数据,在全球的电脑操作系统中,老旧的 Windows XP 居然占到了 7.04%,排在第三位,用户数是苹果系统的 2 倍以上,前两名分别是 Windows7 和Windows10,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49%和 26%。





              (2) 分析文段③中划线 B 句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微软用户远大于苹果的用户,这是它被攻击的原因之一

            • 3.

              二十四节气

              ①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②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③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

              ④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歇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分析 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 4.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 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 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 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 科学上叫“蛰伏” . 有人会问, 冬天里睡得多、 睡得久, 不就是冬眠吗? 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 拿鱼来说, 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 每当冬天来临, 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 不吃、 不喝、 不游动. 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 但请注意它们的腮! 鱼类靠腮呼吸, 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 腮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 腮几乎不动, 完全处于麻痹状态. 除了呼吸, 冬眠动物的体温、 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 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 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 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 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 以适应严酷的环境. 动物冬眠时, 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 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 冬眠时心脏5 ~10 分钟才跳1 次,实在让人惊叹. 更夸张的是, 它们几乎不呼吸, 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 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 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 , 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 一般来讲, 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 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 寿命短, 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 寿命长. 比如大象能活80 年, 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 前者可以活到30 多岁, 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 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 如蝙蝠或者棕熊, 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 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 也许还能长生不老! 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 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 不过, 在 2004 年, 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 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 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 基因相似性很高, 如果猴子能冬眠, 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 到那时, 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 岁!

              (选自« 博物»总第146 期, 有删改)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第②段, 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③段加下划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 为什么?


              (4)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 岁”, 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 

            • 5.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至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淡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13个贫水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2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也曾断流了90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④虽然存在如此严重的水贫穷现象,但是广大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窘境!

              ⑤就农业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每亩小麦要浇1200多立方米水。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

              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⑦生活用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那一天必会来临。                                                           (本文有删改)

              (1)联系全文,谈谈文章题目中的“贫穷”与“挥霍”是否矛盾?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

                                                                                

              (2)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有些”“有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试分析第④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4)请在下面方格内补写文章第⑦段,要求至少使用1种说明方法,字数在40—60字之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