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屠呦呦所得到的,远超黄晓明

              周小平

              前几天一篇《黄晓明的两个亿婚礼与屠呦呦的半个客厅》的文章火遍了朋友圈。许多朋友对我说:“周小平你看,在中国一个明星居然婚礼就花了两个亿,而一个获得医学大奖的科学家的收入却远低于‘戏子’,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当一个科学家真的比当明星吃亏吗?我不这样认为。屠呦呦所得到的,远超黄晓明。

              屠呦呦是一个能在人类医学发展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人。这就是多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不惜耗尽一生,千金散尽所苦苦追求而不得的“青史留名”。古往今来,当红者如同过江之鲫,片刻即消。而只有真正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人,才会永载史册。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明星们哪敢有非分之想?只有艳羡的份儿。

              屠呦呦也是一个将受到社会各界尊重的人。有一回我约一位业界大师喝茶聊天,一同前往的是一名年轻的科学家,大师欣然,相谈甚欢。可以想象,假设我带上黄晓明之类的明星去拜访,一定会被拒之门外,甚至友尽于此。这就是科学家所能得到的尊重和社会地位,远非明星所能企及。

              屠呦呦还是一个得到自我价值最大实现的人。而这种满足感则是与抑郁症、自杀率、吸毒率颇高的娱乐圈人士绝对绝缘的。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人一生自己真正需要用到的钱并不太多,能有车房,有医疗保险,一点避险资金即可,多余的钱不过是用于炫耀。如果一个人只懂得钱,只追求名利,却永远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永远不懂得追求自我最大价值的实现,那么他将是无比的空虚和痛苦。

              钱不是唯一的人生成败标准。每个人的眼光是不同的,每个人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社会更是多元的。因此社会的价值观也应该是多元的。人眼中若只以钱来判断成功与否则是浅薄的。

              人各有志,事各有态。大家都记得百年前的爱迪生,千年前的祖冲之,可谁还记得那时最红的明星是谁?所以勿要拿明星对比科学家,这如同用海水去对比天空谁更湿润,用沙漠去和森林比谁更干燥。你永远不懂他的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人生在世,要问己心,莫忘初心。

            • 2.

              阅读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宽容与智慧

                          梅桑榆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够宽容他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择。

              ②韩信为贫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③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贫民。此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出来。而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④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⑤从韩信、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