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 诗的前两句选用哪些景物描画春天的美景?

              【答】                                                                                

              (2)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的动词用得特别巧妙,谈谈你的理解。

              【答】                                                                         

            •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 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 3.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 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 “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⑪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⑫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⑬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⑭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⑮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⑯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⑰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2014年4月第8期)

              下列对文章有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选文用“四十二粒芝麻”作为标题以小见大,用芝麻的少和小反衬出父爱的厚重。
              B.文章2-5段运用倒叙,写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C.文章第7段划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煤车的沉重以及父亲拉煤艰难的情形。
              D.文章第14段父亲回答母亲的话可以看出父亲还是一个性格冲动,说话不三思而后说的人。
              E.文章最后一段由赞颂自己的父亲进而表达对天下无私奉献的父亲的敬重和赞美。 
            • 5.

              仰望弯腰驼背的娘

              ①时光穿梭,流年飞逝。我的老母亲已经腰弯了、背驼了。

                  ②娘弯腰驼背,是长年弯腰劳作的后果。记得我爷爷在世时曾经夸我娘是我们家的有功之臣。我奶奶去世早,当时我的叔和姑才10岁左右,是我母亲既当嫂子又当娘,拉扯着他们长大,结婚,出嫁。那个年代队里靠工分分粮,我娘既要照料家,还要到队里干活。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精打细算,节衣缩食,还想尽办法,供应我们兄妹几个上学读书,给我们欢快幸福的童年。一天天,一年年,娘弯着腰择菜、炒菜、做饭、洗衣服、烙煎饼;弯着腰扫地、剁猪食,喂猪、喂鸡、喂狗;弯着腰翻地、锄草、挑水、担粮、割庄稼……娘比常人吃了更多的苦,流了更多的汗,尽管额头早早添了白发,可脸上绽放着自信的笑容和真实的满足。渐渐地,我也由仰望娘,到身高超过了娘。

                  ③娘是沂蒙山区普通地道的农民,虽然不识字,但无论干家务,还是种地、种菜园,都是一把好手,从不示弱服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④这些年,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已说服他们把责任田转包了,只剩下半亩菜园地,一来有点事情可做,也算个锻炼项目,二是能够随时吃上新鲜的蔬菜。当然无论什么季节,也不会太忙太累、太让我们牵肠挂肚。记得那年中秋节,我照例回家看望娘。本认为母亲日子过得比较悠闲,谁知她却顶着凉飕飕的北风,正在别人刚收过的地里用镢头翻地瓜。地埂上的槐树叶子已经微黄,田野上只有零星的农民在劳作。远远地望见母亲满头白发被风吹起,像一团白云,斜阳从她的背后照过来,把弯曲孤单的黑色剪影叠印在地垄上。那情景让我一阵心痛。娘怕我们生气,笑着说:“闲着难受呀。这么好的地瓜埋在地里,白瞎了!”

                  ⑤这些年,娘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我知道那都是年轻时辛苦、操劳留下的病根。娘几次生病,我们都是尽最大努力治疗。娘心疼儿女的钱,顽强地配合治疗,一次次创造着奇迹。可惜因长期风湿性关节炎,两条腿变了形,弯腰驼背了。

                  ⑥人一旦弯腰驼背,更显得老、显得矮,稍一活动就会气喘、气短、气急,甚至不停地咳嗽。多少个节假日,白发稀疏、躬腰驼背的娘,拄着拐杖,站在街口,弯着腰,眯缝着那昏花的老眼,像遍地挑黄豆一样盯着每一个行人,眼巴巴地盼着我们全家归来。为接待我们,娘有时提前打上止腿疼的针即使疾病缠身,也硬撑着忙里忙外,还必须亲自炒菜、做饭。往往刚吃完早饭,就忙着盘算和准备午饭了。望着娘操劳的身影和飘动的白发,我愧疚地对娘说:“本想回家看您,却净给娘添累了。”娘总是笑着说:“高兴,高兴,再累也高兴。” 如今生活好了,爹娘也老了,好东西也不敢多吃了,想起来,心里酸酸的……离家时,娘总是执意把我们送到大街口,有时还偷偷抹眼泪。看看爹娘日渐苍老的身影,我的心沉沉的,顿生几分伤感,不敢回头凝望……

                  ⑦每当清静下来,每当回到村口,我的耳畔就会真真切切地响起娘温馨的呼唤,刻骨铭心……弯腰驼背的娘,已被岁月和辛劳夺走青春容颜,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灵魂的拐杖,时刻给我亲情、给我温暖向上的力量。


              (1) 如何理解题目“仰望弯腰驼背的娘”中“仰望”一词的意思。

              (2) 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和第④段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任选一处进行分析)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母亲的品质。


              (4) 为什么说“看看爹娘日渐苍老的身影,我的心也沉沉的,顿生几分伤感”呢?


              (5) “弯腰驼背的娘,已被岁月和辛劳夺走青春容颜,可她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灵魂的拐杖。”请理解“我人生的依靠和灵魂的拐杖”这句话的含义。

            • 6.

              ①李大叔最近很是兴奋,退休这几年来终于新潮了一把,买了电脑上了网。按说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只是放在李大叔身上,就是大事了。他烧了一辈子锅炉,没什么大文化,却也把儿子供出了大学,如今在广州也混得风生水起的,这让他很是欣慰。

              ②李大叔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离得那么远,难免挂念。儿子李然也很懂事,说再过两年买了房子就把他们接过去。李大叔一听都是连声说不,李大婶知道后也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他们可不想离家乡那么远,用李大叔的话来说,就是万一死在别的地方,闭不上眼睛。

              ③有一天,李大叔给儿子打电话,问了一番生活工作的事,便说打电话总觉得飘,不如儿子上大学时写来的信看着实在,让儿子抽空给他们写几封信,没事时拿出来看看也是好的。李然却说:“爸,现在寄封信到家时间太长了!这样,我给你们买台电脑,上网,然后再给你申请个邮箱,以后我写信发到你邮箱里,很快的。我写完你就能收到看到!”

              ④于是电脑进了李大叔家,当李大叔棒槌一样的手指放在键盘时,李大婶在一旁一个劲儿捅他,意思是别把东西砸坏了。本来李然想给他们申请个QQ,这样可以随时聊天,后来考虑到老父亲学打字的困难,虽然有语音视频什么的,估计他们也学不会,即使学会了,老父亲也会觉得飘,跟电话一样,也就父亲在那儿嚷嚷,便也就算了。

              ⑤当李大叔拿出烧锅炉的劲儿终于把怎么登陆邮箱看邮件学会时,儿子的信便真的来了。那个晚上,老两口趴在电脑前,逐字逐句地看了很长时间。这时,又来了一封新邮件,儿子的第二封信,说,信收到了吧?快吧?以后我就常给你们写信!

              ⑥自那以后,儿子的信总是接二连三地发过来,每天晚上,老两口都守在电脑前看信,特别是李大婶,看得更是认真。于是李然趁热打铁地教会了父亲看附件的方法,这样他就可以发些照片给他们看了。老两口既能看信又能看到儿子的照片,觉得很是满意,确实是比打电话强多了。只是时间一长,李大叔那种飘的感觉又上来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特别是晚上躺在床上,两人睡不着时,那种感觉尤为强烈。

              ⑦后来,李大叔就又给儿子打电话,说:“要不,你还是写封信寄回来吧,在电脑上看着有点不一样,也不是你写的字啊。你妈特别想看你写的字!”李然听了父亲的话,想了想,说:“这也容易办到,不过不用寄,你们继续看我发的邮件里的附件!”

              ⑧晚上的时候,老两口又上了网,打开邮箱,果然有儿子发来的邮件,打开附件里的图片,两人惊奇地发现,竟然真是儿子手写的一封信!看着熟悉的字体,看着那一句句话,李大叔一拍大腿:“这才叫信!看着舒服!”一朵花开在了李大叔的脸上。李大婶也是笑着点头,然后便收不回目光了。

              ⑨只是过了一段时间,晚上一关掉电脑,李大叔就觉得有一种失落感,就像儿子的信一下子被撕掉了一样。他想着再和儿子说说,还是把信寄回来,却是被李大婶制止了,李大婶的意思是,儿子在外那么忙,还天天写信寄信的,多麻烦!

              ⑩这一年春节,李然很难得地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李大叔两口子乐坏了,有一天,他们出去买菜时,李然翻找一些自己以前的东西,结果发现在父母的床下有一个箱子。打开来,竟是以前上学时自己给家里写的信,都被好好地保存着。另外,居然还有厚厚一叠打印纸,翻开一看,他呆住了!那是他手写的信拍成照片后发给父母的邮件!居然都被打印出来了!他很难想象父亲是如何做到的,一定是问了不少人,才最后成功的!

              ⑪父母回来后,他问了父亲这事,父亲说:“主要是你妈晚上睡不着,就想看你的信,只是以前的信看得遍数太多了,又不能总守在电脑前,还怕你往家寄信麻烦。我问了邻居张老师,他帮着我把你的那些信的照片弄出来,再去打印出来。这样,你妈天天晚上都能看你的信了!”

              ⑫李然闻言心里一暖,又一疼,面对母亲微笑的脸,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母亲是聋哑人,她打不了电话,只愿意看儿子的信,在无眠的夜里。

              (1) 认真阅读文章,归纳出李然上班后给父母写信的几种形式。
              (2) 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3) 体会下面的句子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个晚上,老两口趴在电脑前,逐字逐句地看了很长时间。

              (4) 选文在情节上除结尾段交代母亲是一个聋哑人外,在其他部分也做了暗示,请找出两处,写在下面。
              (5) 分析选文结尾一段“李然闻言心里一暖,又一疼”的原因。
            • 7.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                (用四个字概括),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8.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本诗写于诗人乘舟东下,___________的途中,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感情。

              (2) 请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______”终。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原句作答)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