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粒盐,一座城

              丁云

                 两千五百年前,沿着扬州城,一路向东,一直走向茫茫的东海,阳光照彻,云雾弥漫。沙滩上,赤膊的盐民担柴、烧火、晒盐、收盐,一颗颗汗珠滑落在煮沸的海水里,冒出一阵白气,一筐筐雪白的盐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芒。

                 扬州先民高大的背影牵着马匹,慢慢从远处走来,他的一只手还攥着刚铸就的钱币,因为太紧,已经渗出了汗水。他伸出手指,拈出几粒盐巴,放进口中,浓烈的咸味从舌尖到舌根,他闭上眼睛,让这股咸冲撞进喉咙,最后一直冲进身体里,从每个毛孔中渗透出晶莹发亮的汗珠。

                 盐是咸的,汗也是咸的。马匹驮着盐巴,随他回到扬州城。从此,这座城和盐结下不解之缘。

                 两千年前的风沙,吹不落乌孙王帐中的灯花。千山万水之外,不见杏花春雨;不闻蝉鸣蛙响。和亲公主扬州姑娘刘细君怀抱琵琶,琴音呜咽。A月华盈窗,东南遥望,黄鹄飞过,秋风萧瑟,大漠茫茫。一滴泪不知不觉滑落腮颊,滴落在琴弦之上。

                 万千铠甲敌不过三尺绕指柔,细君的泪眼朦胧处,大汉边境,硝烟不再;军营帐中,狼烟不起。柔弱如湖边的垂柳,却也能笑对塞外的冷风凄雨,指点江山,也能一马平川,牵制匈奴,传播中原文明。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B大雁南归,牧草青青,骏马奔驰,牛羊成群。春风过处,第一位和亲公主的故事随着马蹄声声在大漠上奔走,流传。

                 盐是咸的,泪也是咸的。一滴泪轻轻地落下,却震动了整个江山。

                 三百七十年前的除夕,大雪落了一夜,犹如铺了一层盐花。

                 史可法督师的最后一次大醉,下酒的除了盐和酱油,还有危如累卵的江山,飘摇不定的朝廷,更有那不甘亡国的一腔热血。

                 醉里挑灯看剑,春风十里扬州路,夹岸垂柳水映红;安居乐业的扬州,鱼米之乡的扬州啊!

                 铁守扬州城的三日,以一当十,以少拒多,扬州城成了外蛮入侵江南的一颗虎牙,硌得生疼。朗朗乾坤,铮铮铁骨,三尺男儿硬是用一腔热血,写成留存青史的传奇。

                 殷殷故臣意,拳拳报国心。C黄昏起,一滴鲜血溅红岭上的梅花,洇湿飘摇的江山,浓缩成一枚朱砂,刻在历史的版图之上。

                 盐是咸的,血也是咸的。残阳如血,照着血流成河的扬州城,照着血红血红的运河水,东流至大海。多年以后,这满腔热血是不是也化作了一粒粒盐沙?

                  …… ……

                 无盐不精神。或许,扬州曾经度过一段无盐或少盐的时光。但是,扬州从来就没有缺过盐。D这晶莹透彻的晶体已经和扬州人融为一体,成为扬州人的骨骼、血液和精气神

                 一粒盐改变了一座城。一座城因为一粒盐,成为一个神话。

                       


            • 2.

              贫寒是凛冽的酒       

              王 磊

              (1)我家在蓝靛厂住的时候,附近有军营,每天很早就会有军号响起,冬季天亮得晚,恍惚觉得每一次号响都是在半夜,我也随着那号声,被父母推醒,冻得瑟瑟发抖。

              (2)之所以要这么早起床,是因为那时的体育课有1000米跑,中考也有这一项。父亲便陪我每天早起跑步,我常常睡眼惺忪地跑在蓝靛厂荒凉的路上,一路上总是被父亲拍脑袋叫我跑快点。很多年以后,我每次在黄昏陪着父亲散步,都会记起当年的与父之路,想起那些年我的长跑总是满分。

              (3)父亲那时候是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我身上了。

              (4)在我小学毕业后父母带我来北京玩,之后就没回去。在天安门广场,父亲问一个捡瓶子的人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那人说2000块。父亲说,可以留下来,留下来捡破烂都能活。因为当时父亲的工资才800元。他从县国税局辞职下海,到北京做生意,带着妻子和儿子,家里全部的现金给我交完赞助费就剩下1000元了。很多人问我们当初为何那么意气用事,抛弃县城的优越的条件,北漂来受苦。父母会说,怕孩子将来考上好学校却供不起,怕考到好学校我们也不认得门。再说到根上,父母会说,因为读书少,没多想。

              (5)当初我们是连暖气都烧不起,每天要砸冰出门的,因为晚上呼出的水蒸气会把门死死封住。这个恐怕很少有人体验过吧。第二年更是穷得过年只剩200块钱,连老家都回不去。

              (6)但那个时候,终究没饿死。我母亲说北京人傻,吃鸭子就吃皮,留下个那么多肉的大鸭架子只卖两块钱一个,所以母亲就常买鸭架子给我吃。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母亲总是站在家门口,静静地看着我吃下一整只,脸上洋溢着快乐。但还是总后悔那时候没给我补好,害我个头没有长得像舅舅那么高。

              (7)母亲还会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她说泥鳅早上被贩到菜市场,颠簸得都会翻白肚子,看起来像死的,所以才卖一块钱一斤,母亲就把它们买回来,用凉水一冲,不一会儿就都活了。母亲买回泥鳅后会把它们收拾好,晒到屋顶上,晒干了就存在瓶子里慢慢吃。

              (8)当年住过的小屋,我却记得清清楚楚,记得电饭锅里的锅巴香,记得书桌被热锅底烫过的油漆味,记得后窗飘来的厕所的味道。家里就两张床,一张桌子,一个电灯,一口锅,最高级的电器是我学英语不得不用的复读机,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娱乐工具,一家人吃完饭总要围着它唱歌录音。父亲有时候出差,两三个月都不能回家,想他的时候我就抱着复读机听他的歌声。

              (9)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用电饭锅煮开水,就是为了省下一个热得快的钱。有一次我踩翻了晾在电饭锅里的开水,烫了一脚的泡,我痛得哇哇地哭。母亲二话没说,背着我就往离我家最近的诊所跑……

              (10)但忧患就是如此,会让相亲相爱的人抱得更紧。父亲在日后与我散步时曾对我说,那时他与母亲比新婚时还要恩爱。有太多的夜晚,他们都会愁到失眠,但是可以相依为命。

              (11)可我毕竟年少,对于当时的贫穷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嬉笑着就过去了。比如我没有钱买第二套校服,我却需要每天都穿它,没办法的时候就在锅里炒衣服——校服洗过放到锅里去炒干。我很擅长这种技艺,我可以告诉你如何不把衣服炒皱,如何不把拉链炒化。

              (12)现在有不少中国人富了,可有几个人30年前手上有祖产,有几个可以号称是世家?不都是从零开始的?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不是后来的安乐,而是当年的忧患;不是那些小家子气的冷暖自知,而是破釜沉舟的卧薪尝胆、咽辛啖苦。

              (13)贫寒像凛冽的酒,喝过才敢提着虎拳,往世上走。     

              (有删改)

            • 3.

              百合开花

              宓月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擎起它的根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的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没想到,父亲小心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地,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就出现在我面前。一瞬间,我觉得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应该给它。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都黯然失色了。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脆弱。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挖土,他挖得很深。我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用手扶着花朵。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连土一起完整地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的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嘞。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将它固定好。经过一番挪腾,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A】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父亲笑了笑说,你明早来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环境,叶片舒展着,不用借助小木棒,就能精神抖擞地立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B】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一样,看它在风中摇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满嫩黄嫩黄的花粉……

                 ⑦到了九月,天气逐渐转凉,我又开始上学了,野百合也在一阵又一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看着那一片片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好几棵,这个球茎还可以吃。我舍不得吃掉球茎,我要父亲给我变出更多的百合花来。父亲依了我,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并作了记号。【C】

                 ⑧那一年,我八岁。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冬天特别漫长,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D】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春天来了。太阳的温暖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大概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父亲笑了笑,牵着我出了门。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在父亲身边,我就是那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女孩儿。也许,是他给予我的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的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不管不顾地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星在心空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眼满心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塌陷……直到今天,每次路过花店,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因为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6年第1期)

            • 4.

              ①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返顾地爬了上来。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②望着这线积极蓬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也许,这正是绿色爬上窗台的唯一心愿吧。

                 ③确切地说,这束绿色来自一株黄瓜和一株莓豆。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攀援于小院南侧,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夏季艰辛地生长着,暑气和干旱丝毫没有抵消它们坚强向上的意志,它们的信念,永远是忠诚于脚下这片临时堆砌的菜园和我那朝夕呵护的妻子除了寒冬,已经没有什么能让这群绿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天,远离了燥夏的绿色反而越加显现出遮掩不住的郁葱,在院落、窗台无声地抖动着朗朗秋波。

                 ④这时爬上窗台的绿色犹如举向天空的思想和灵感,带着大地和秋天独有的体温,干脆利落地扑向你,让人觉得这绿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在这里等着你,让你怦然心动,让你热血奔涌。

                 ⑤仰望天空,仰望这线执著的绿色,总令我心旷神怡,思绪万端,无以言说的沟通感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与我们一样,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心热爱脚下的一方水土和苦乐生活呀。有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 。而我一直相信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你无法评说谁更伟大谁更渺小谁更益于对方。就像今晚,秋空如洗,夜凉如水,银河横波,一盘银月垂至天幕中央,说不出是欲升欲沉还是欲远欲近,最主要的是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线绿色,它笼在迷人的夜色里,梯次排开的豆荚和瓜纽如同披上了一身轻纱,轮廓分明地在秋风下回忆曾经汗流浃背的夏天的火热,算计着丰硕的收成,说不定一声秋虫的低吟浅唱就成全了豆荚们瓜纽们酝酿了整夏的爱情,刚刚坠入甜蜜的小生命于是急不可待的地探出绿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一肚子的幸福与快乐说给你听。

                 ⑥若是在晌午呢,前提的阳光并不火辣,只是响脆脆地跌在这线绿色上,那些叶呀花呀瓜呀豆呀的心情和爱情虽被一夜寒露湿透,却能在顷刻间还你会飞的欢笑与娇媚。就在不远处,建筑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轰鸣,也因了这绿色的宁静抚慰而富有节奏感。绿色,就这样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同时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动愉悦。

                 ⑦终于爬上窗台了,为实现这个简洁纯真的心愿,黄瓜和莓豆共同托举着绿色,克服了来自韭菜、芹菜、油菜等园内其它蔬菜的嫉妒嘲讽,选择惟一向上的道路来到我的窗前,让绿阴、生机、果实、清新悄然挤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它相信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绿色,有家的地方就该布满生机。这时候,绿色的内心便会感到不虚此行,并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

            • 5.

              (1)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2)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梢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

              (3)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

               (4)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地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枝,用心去体会,你会明白许多的。

            • 6.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①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②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③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④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⑤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⑥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⑦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结满冰凌,夏天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⑧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⑨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⑩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⑾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⑿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⒀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⒁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选自 2007年第 1期《读者》,作者朱成玉。有删节。)

            • 7.

              小扇轻摇的时光 (丁立梅)

                     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的。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面种一些。待得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碧润可爱地在地里面躺着,专等我回家吃。

              天气热,我赖在空调间里怕出来,故回家的行程被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首先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   你再不回来,那些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赖下去的理由了。遂带了儿子,冒着大太阳,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庄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了,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笑着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妈啦?我笑着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孝顺,一点不忘本。心里面刹时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一看,竟被村人们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的把瓜摘下来,放在井水里面凉着,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又把家里惟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我儿子吹。

                     我很贪婪地捧了瓜就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一边就说,田里面结得多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就惊诧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也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妈你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一头没进厨房间,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房内,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儿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到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惊喜不已,忙不迭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执一把母亲递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盈盈而照,温柔若水。恍惚间,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扑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重重复复的,都是些走过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潋滟,我的心放松似水中一根柔柔的水草,迷糊着就要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当然记得,那个粗眉大眼的女人,干起活来,大男人也及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呢,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到田里面锄草的,还没走到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还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日,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日,好好握住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 8.

              晨光晒弯了父亲的背

              徐立新

                 “当,当,当……”堂屋里的闹钟响了12下,父亲翻身起床,借着窗外的朦胧月光,摸索着穿上衣服。

                 之后,他蹑手蹑脚地摸进漆黑的厨房里,站在黑漆漆的灶台前,将白天已洗净的红薯,一个个地码进两口大锅里,再加冷水,盖锅盖。

                 接着,灶台下两口串通的锅洞,被父亲塞进几大把麦秆,“嗤……”他划燃一根火柴,然后将它扔进麦秆里。“通”的一声,灶洞里瞬间明亮了起来,火光一下映红了整个灶台,以及父亲那满是沟壑的脸庞。

                 父亲要将两大锅的红薯烀熟,然后赶在天亮前,挑到20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以一点点地赚取我新学期的学费。

                 7月的夜晚,闷热难耐,坐在两口火光闪闪的灶洞前,更是无比酷热。汗水在父亲的“沟壑”里流淌开来,但他顾不得去擦,他要双手并用,左右开弓,同时照顾两口灶洞,以确保它们不会熄灭。

                 不知何时,我被一股浓浓的熟红薯香味给唤醒了,我知道该要起床了,因为今早,我要陪着父亲赶一回路。

                 灶台前,烀熟的红薯已被父亲捡进两个水桶里,在它们的最上面还盖上一件棉衣,以防热气跑掉。

                 “二娃,上路了。”父亲将一只手电递到我手上,然后弯下腰,憋足气,慢慢地挑起两只水桶。

                 乡下的凌晨很黑,山路更是崎岖不平,我打着手电跟在父亲后面,替他照路。一百多斤的担子将年迈的父亲压得没有余力和我说话,我们父子俩寡言得如同那长长的、寂静的夜路。

                 走完一半路时,需要摆渡过一条河,“有人要过河。”父亲连喊了好几遍,但除了引来狗的一遍遍狗狂吠外,无人回应——摆渡的人正在甜甜的睡梦里,根本不愿醒来搭理父亲。

                 时间耽搁不得,父亲决定自己将船摆渡过去,他解开船缆绳,让我用劲拉住,然后挑着担子就往船头上。他忘了自己是山里人,一不识水性,二不会划船。

                 果然,由于步子迈得太猛快,船头忽地朝水里沉扎下去,我一松劲,缆绳随即脱手,船身剧烈地摇摆了起来,致使尚未站稳的父亲,带着一只水桶同时朝河里掉去。

                 但在落水前,父亲猛地用力将那只水桶推到船上,而后才“扑通”一声落进深深的水中。他在水里使劲地挣扎,极力想浮上来,但又不能。我被吓得大哭,感觉父亲随时就要沉下去,被淹死,我将再也没父亲了。

                 但随后我突然清醒了过来——我得救他呀。我拼命地够起水面上飘着的扁担,将其中的一端送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抓紧它!”我大声地喊道。

                 谢天谢地,父亲抓住了,而我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居然将父亲拉了回来。

                 上岸后,父亲拿过手电,检查了一下船上水桶里的红薯,“还好,没摔烂。”他长出了一口气。

                 而后,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终于合力将船划到了对岸。

                 此时的父亲已浑身湿透,但他顾不得这些了,“快点走,要不就赶不上开市了”。

                 接下来,父亲简直是一路小跑,等到了集市上,天刚亮。交了摊位费后,我们便开卖了,“刚出锅,热乎乎的熟红薯,一元钱一斤啰。”父亲高兴地吆喝开,完全忘了湿透的衣服、冰冷的身体。

                 好在,那天生意很好,红薯很快便卖完后。离开摊位后,我们花了几角钱,买了两碗稀饭,就着那些被人挑得“体无完肤”的剩红薯吃下。吃完后,我便跟着父亲开始朝回赶。

                 晨光终于出来了,很快,它晒干了父亲的衣服,可我发现,它也晒弯了父亲的背。

            • 9.

              微尘远,山花近

              秦锦屏

              ①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

              ②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

              ③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个忙吗?”

              ④“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

              ⑤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

              ⑥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我撇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

              ⑦沉默。等待。

              ⑧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A)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儿,“啪啪”打火抽烟。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档活儿。

              ⑨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

              ⑩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

              ⑪(B)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薄暮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刨土开路!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傅,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黑家洼村怎么走?”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那地方路况不好,驾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宿住的地方也难找到。他特别强调:“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刚才还差点误会了他。

              ⑫“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

              ⑬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竟也替他们帮腔:“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快走,天快黑了!”

              ⑭车子再次启动,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⑮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 10.

              小扇轻摇的时光

              (1)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

              (2)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

              (3)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4)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

              (5)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6)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7)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8)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还没有呢。”

              (9)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10)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

              ⑾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⑿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⒁“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⒂“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⒃“人啊!”母亲叹一声。

              ⒄“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