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一芽苗,草茵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 选文第①段加下划线的“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第②段说“绿”在“我”案前生长,“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它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这句话中“生的欢喜”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③段中为什么说常春藤是“固执”的?这表现了常春藤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第④段一方面说“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怎样的矛盾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影响我一生的母亲

                                                 莫言

              ⑴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⑵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⑶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⑷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⑸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⑹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⑺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颤,跑到厢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走,我是不会去的。”

              ⑻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以至于后来我进入了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⑼在村子里,我是一个贫嘴的孩子。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⑽我母亲虽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⑾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节选自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有删改


              莫言是一位善于讲故事的作家,在文中前六段中,他以独到的方式,讲述了与母亲相关的四个故事。除了第⑶段和第⑷段所写的两件事外,请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它另外两件事的内容及这两件事带给“我”的感受。

              【示例】事件:目睹母亲捡麦穗而被人扇耳光。    感受:让“我”最痛苦

              (1)事件:                     感受:               

              (2)事件:                     感受:               

            • 3.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鲁迅

                 ①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②“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③“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④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通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⑤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⑥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⑦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⑧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⑨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⑩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⑪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⑫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⑬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选文中,作者回忆了阿长哪两件事?作者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1)“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4. 闲悟梧桐 

                                                                                                           ◆余秋雨

                 ①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处,整日整夜与我们对视。

                 ②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的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③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yù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两袖清风,将一生献给了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④浮想联piān,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             。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⑤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⑥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天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⑦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⑧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阕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 根据拼音写出第③段和第④段的两个汉字。 

              yù寒(   )    浮想联piān(   )

              (2) “我”三次“临窗读树”,“梧桐”的外形及“我”对“梧桐”的印象各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第⑥段中划线句子“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  (4) 文中第③段写道“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此处的“契合”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5) 结合上下文,请在第④段划横线处在续写一个句子。  (6) 同样是遭遇“风雨”,“外祖父”和“梧桐”的抉择有什么不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各是怎样的?  (7) 梧桐面对外界打击从容不迫,莲花同样正直高洁,请你写出《爱莲说》中表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句子。
            • 5.

              丁香绕      朱成玉

              ①楼下小花园里的丁香开了,一波又一波的香,环环绕绕,奔袭而来!

              ②丁香花的个头极小,很单薄,但它们懂得抱成团,簇拥着,一串串,相扶相携,如此,才有了和别的花朵争芳的勇气和信心。

              道路两旁的花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唯独它们不守规矩,淘气地向外探着脑袋,闪着不受束缚的、自由的光,像挂在竹篮外面的彩色铃铛。

              ④虽然淘气,但它们并不做张扬之事,不像桃花和杏花,日本艺伎一样,比着往脸上涂脂抹粉,争分夺秒地献媚,以求春天的恩宠。只是,妆化得太浓,总显得不健康,萎谢得自然也快,失宠的花瓣蔫吧着,如同用旧了的手帕,百褶丛生,看上去甚至不如一棵草漂亮。

              ⑤丁香花们却精灵得很,一个个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有先起床的,有后洗脸刷牙的,反正,都不在同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这样,你就会看到,整树的丁香花此起彼伏地开放,这边的落了,那边的开,所以,它们的花期看上去比桃花和杏花要长许多。

              ⑥丁香,绝不是什么高贵的名花,是普普通通的属于市侩的花,她们是这个城市里最多的一种花,超市门口,烧烤店前,大排档旁,都能寻到它们的身影,探着头,好奇地打量这个光怪陆离的尘世。有时候被烧烤店的煤烟熏得黑了眉毛,有时候被大排档里的客人用啤酒浇了头 即便如此,只要一场雨就够了,它们就会让自己变得干净起来,香气也依然纯正。冬天,它们的花落了,藏起所有的香气,可依然大有用途。浑身被挂满一串串彩灯,天黑下来,它们就会以另一种方式灿烂着。

              ⑦每天清晨,伴着一阵阵花香传过来的,还有豆腐脑、果子、油炸糕、葱花饼们的香味。小贩们的吆喝声也各有不同,有的急促,有的低缓,有的一咏三叹,有的荡气回肠,吆喝声对顾客的招揽作用很大,但最重要的,还是你做的吃食味道要好,价格也合理,为人更要热情。

              ⑧这几个小贩因为都是残疾人,所以受了市里的特殊照顾,给他们开了绿灯,也使得他们有了一个自力更生的营生可做。每天早上,几个摊位我都尽量光顾到,在“独臂张”的小摊上买一碗豆腐脑,在“哑巴西施”的豆腐摊买块豆腐,在“铁拐李”的小摊上买个葱花饼,在“盲阿婶”的小摊前买碗馄饨……

              ⑨他们也懂得感恩,知道这份营生来得不易,每天早上忙活完,都不忘把地面收拾干净。三轮车推走的时候,一点垃圾都没有,这里好像根本没有人卖过东西一样,只剩下吆喝声,留在人、树木和花草的耳膜里。

              ⑩贫贱、低微,但洁身自好,这一点,他们和丁香很像,都是在拼了命的把香气挤出来,活出一点奔头来。人世间,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气,但凡你有骨气,活出自己的气势来,都会开成一浪香过一浪的丁香花。

              ⑾回到家,妻子并不讶异我买来的早餐花样繁多,也没有被葱花饼的香味吸引,而是在我身前身后走了一圈,抽抽鼻子,惊呼道:“你的身上,怎么有那么多丁香花的香味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一个大男人,掸了我们女人用的香水呢!”

              (1) 纵观全文,作者笔下的 “丁香”有何特点?

                                                                                           

                                                                                           

              (2) 本文第三段灵动清新,蕴藉隽永,任选角度赏析这段语言。

                                                                                           

                                                                                           

                                                                                           

              (3) 文章最后一段看似与上文无关,能否删去?
            • 6.

              菊事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1) 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

              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3) 文章第②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
            • 7.

              (一)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

              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地说:“听你二伯说,巩义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你不用管,我自己去……”

              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我埋怨你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背你到外面打车。”你半天都没动,我扭过头催你,才发现你正用衣袖擦眼,你的眼睛潮红湿润,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风迷了眼。”又说:“背啥背?我自己能走。”纠缠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我攒了满身的劲背起你,却没有想象中那样沉。那一瞬,我有些怀疑:这个人,真的是我曾经健壮威武的父亲吗?你双手搂着我的脖子,在我的背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使劲弓起来,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到小区门口,不过二十几米的距离。你数次要求下来,都被我拒绝。爸爸,难道你忘了,你曾经也这样背着我,走过多少路啊?

              那一年我在工地被钢板伤了,右腿险些被砸断,腰椎也被挫伤。在漫长而繁杂的治疗过程,你背着我,去五楼做脊椎穿刺,去三楼做电疗,上上下下好几趟。那年,你50岁,日夜的焦虑使你身心憔悴;我18岁,在营养和药物的刺激下迅速肥胖起来。50岁的你背着18岁的我,一趟下来累得气都喘不过来。在你的精心照料下,8个月后,我开始扔下拐杖能自己走了。

              这次去在医院做检查,你不停地问我:“到底怎么样?不会很严重吧?”我紧紧握着你的手,你厚实粗糙的大手在我的掌心里不停地颤抖。我第一次发现,你其实是那么害怕。是骨质增生,必须手术治疗。医生说,真想象不出,你如何能忍得了那样的疼?

              那天护士为你输液,那个实习的护士,一连几针都没有扎进血管。我一把推开她,迅速用热毛巾敷在你的手上。一向脾气温和的我,第一次对护士发了火:“你能不能等手艺学好了再来扎?那是肉,不是木头!”护士尴尬地退了下去,你看着暴怒的我,眼睛里竟然有泪光闪烁。我猛然记起,几年前,你也曾这样粗暴地训斥过为我扎针的护士。

              手术很成功。你被推出来时,仍然昏睡着。我仔细端详着你,你的脸沟壑纵横,头发白了大半,几根长寿眉耷拉下来……我想起你年轻时拍的那些英俊潇洒的照片,忽然止不住地心酸。

              几个小时后,你醒了,看见我在,又闭上眼睛。一会儿,又睁眼,虚弱地叫,“尿……尿……”我赶紧拿出小便器,放进你被窝里。你咬着牙,很用力的样子,但半天仍尿不出来。你挣扎着要站起来,牵动起伤口的疼痛,巨大的汗珠从你的额角渗出来。我急了,从背后抱起你的身体,双手扶着你的腿,把你抱了起来。你轻微地挣扎了几下后,终于像个婴儿一样安静地靠在我的怀里,那么轻,那么依恋。

              出院后你就住在我家里。每天,我帮你洗澡按摩,照着菜谱做你喜欢吃的菜,绕很远的路去为你买羊肉汤。阳光好的时候,我带你去小公园听二胡,每天早上催你起床锻练,你在前面慢慢走,我在后面紧紧跟随……所有的人都羡慕你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而我知道,这些,都是你传承给我的爱的方式。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

              (1)                                              

              (2)                                              

              (3)                                              

              (2) 

              围绕句中加下划线的内容,赏析下列精彩语句。

              (1)去医院的途中,你 得那么慢, 着身子,一只手 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2)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 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3) 

              文章刻画了父亲和儿子两个人物形象,你更喜欢谁?请联系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4) 

              读了此文后,也许你会有一些肺腑之言要对文中的父子或自己的亲人说,请敞开心扉,说出你的心里话吧。

              (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 8.

              乡村的风

                     ◆许俊文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做“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根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 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文章第2段的语言生动活泼,请结合具体例句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 (3) 第③段中用三幅画面表现乡村“诗意”,仿照示例概括前两幅画面(不超过5字)。

                                ②                  ③ 风摇秋树

              (4) 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仿照第5段划下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5) 第④段写了小枣树、黄栌树及自己年迈的父亲,是为了表现风的什么特点?用原文词语回答。 (6) 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7) 请写出《商山早行》中由10个名词构成、蕴含6种景物,表现早行之早的诗句。
            • 9.

              (1)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2)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     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3)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荚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4)在野草的②     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放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个时候,野草再也不敢③     它了。 

                (5)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花。

                (6)几十午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荚,④      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7)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 请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 请将下列词语还原到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嘲笑   B.讥讽   C.感动    D.鄙夷

              (3) 百合要“努力开花”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是“野草”,你会怎样对待百合花”? (4) 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文中的百合花象征着什么样的人呢? (5) 积累链接: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梅则被称为“岁寒三友”,它们各有品性,请写出一句有关梅的诗句:                                         
            • 10.

              暴风雨是一个筛子

              毕淑敏

              ①我35岁的时候,考上了一所夜大。每天下班后,要穿越五条街道去读书。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如注。老师还会不会来上课呢?我拿不准。那时,电话还不普及,打探不到确实的消息。考虑了片刻,我穿上了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双重保险,冲出屋门。 风雨中,伞立刻被劈开,成了几块碎布。雨衣也被背叛了我,鼓胀如帆,拼命要裹挟我到云中去。我扔了雨衣,连滚带爬赶到了学校,看门的老人却说,从老师到学生,除了我,没有一个人来!
                 ②那一瞬,我非常绝望。不单是极端的辛苦化为泡沫,更有无穷的委屈和沮丧。
                 ③老人见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让我进他的小屋歇口气。伴着窗外瀑布般的水龙,老人缓缓地说,你以后会有大出息。我说:“我是一个大傻瓜啊。”
                 ④他说:“所有学生里,只有你一个人来上学了。看,暴风雨是一个筛子。胆子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识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⑤那一瞬,好似空中打了一个闪电,我的心被照得雪亮。也许我不是3000学生当中最聪明的,但今晚的暴雨,让我知道了,我是3000学生中最有胆识和毅力的人。
                 ⑥从那以后,我就多了自信,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功。

              (1) 文章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对暴风雨的描绘有何作用?

                                                                           

                                                                               

              (2) 作者在第3段中自嘲“是一个大傻瓜”,你觉得她真是“傻瓜”吗?为什么?

                                                                            

                                                                           

              (3) 文中老人的话有何作用?

                                                                           

              (4) 读了这样一篇精粹而意蕴深刻的文字,你定会被其清新自然、意蕴隽永的语言所感动,请你找出其中最让你受启迪的语句,作点赏析。

              语句                                                         

              赏析                                                         

              (5) 读完当代作家毕淑敏的“求学”故事,肯定也让你不禁忆起了古代许多感人至深的求学故事,请你列举两个,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