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麦黄黄  杏黄黄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 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 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里,长在我的记忆里
              (1)请你谈谈第⑧段加点文字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好处。
              (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第⑧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第⑩段“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里,长在我的记忆里。”
              (5)“扎羊角辫的小妹”长大成人后,“父亲”已经年过发甲了。今年麦黄黄的时候,“父亲”生病住在医院,“小妹”来看望“父亲”,她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以“小妹”的身份说几句话。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光美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 “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⑫“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⑬“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⑭“您是说,用爱吗?”
              ⑮“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⑯“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⑰“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⑱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⑲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⑳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1)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的小花。
              ②女孩的神情黯淡下来。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②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4)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
              (5)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
            • 3. 我为你感到骄傲
              曾经,我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孩子,调皮、厌学,爱做白日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我没有一点羞耻感。我热爱赛车运动,对学习一点也不感兴趣。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舒马赫那样的世界一流赛车手。
              直到卡尔森小姐来到我们班以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第一天上课,她在点到我名字的时候冲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个赛车手,却不爱学习的斯蒂文弗吗?”
              “是的。”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这是对一个十三岁少年尊严的莫大侮辱,我接着声音高亢起来,坚决而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成绩也很糟糕,他曾经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杯顶级赛车手?”
              卡尔森小姐突然爽朗地笑了起来:“他考了零分当了赛车手,而你从来没有考过零分啊,每次都是‘C’!”
              她竟然笑话我没有考过零分!我真的觉得自己受到了当众羞辱。可她的温柔目光像雅典娜女神的召唤一样,一刻也没有从我脸上移开,控制住了我心头的怒火。我咽了一口唾沫,从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声音:“哼,下次我就考零分给你看看!”
              她伸长了耳朵,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似的,说:“好啊,这个创意很好!咱们不妨做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那么在班级里你一切自便,我决不干涉;可你一天没有考到,就要服从我的管理,好好学习!”
              我吐了吐舌头,因为我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天底下最最可爱又最最愚蠢的老师。
              “不过,既然是‘考’,咱们还得遵循必要的考试规则,试卷必须答完,不能一字不填就交卷,更不能临场脱逃,否则算违约,好不好?”
              这还不简单!我的心中发出快乐的鸣叫,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任何问题!”很快便迎来了考试。第一题是这样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指挥美国人民反击侵略的时任总统是谁?我知道是罗斯福,却故意在答题卡上涂下了艾森豪威尔的名字。接下来的几题都是如此。可是在做后面的题目时,由于我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我只得硬着头皮,像以往那样乱蒙一气。
              走出考场,我发现,自己的手心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原来,考零分竟然和考满分一样难!我沮丧极了。
              考试结果出来了,又是可恶的“C”!我开始诅咒起来。卡尔森小姐走过来,狡黠地提醒道:“现在你必须听从我的指挥和安排。”
              我低下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现在,我要求你,早一天考零分,或者说,你近期的学习目标是向零分冲刺!”
              我发奋学习,竟然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我的赛车渐渐蒙上了尘埃,我的赛车手梦也渐渐弥散,取而代之的是,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道道试题。
              终于,一年后,我成功地考到了第一个零分!也就是说,试卷上的所有题目我都会做,都能判断出哪个答案正确,哪个是错误的。
              卡尔森小姐把试卷发下来后,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终于考到零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祝福的掌声!我脸红如枣,感到羞愧难当。
              “好了,你终于凭着自己掌握的知识考到了零分,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了。”卡尔森小姐走过来,抚着我的头说。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哽咽了许久,我终于脱口而出:“谢谢您,老师,在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学生!”
              “斯蒂文弗,你是好样的,在我心中,一个凭着实力考了零分的学生和考了A的学生是一样出色的!我为你感到骄傲!”
            • 4.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 )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 )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 )。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 5.

              《高贵的捐赠》,完成下列各题。

               高贵的捐赠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大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点了头。

              ⑦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

              ⑨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⑩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我的眼睛也潮湿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

              ⑪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 6.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⑴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⑵手术结束后,丈夫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

              ⑶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⑷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对她讲。

              ⑸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⑹第二天,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一般。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离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⑺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

              ⑻这天,丈夫一早过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⑼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出现。第二天,第三天,她都没来,我反而有点牵挂了,是不是我刺激或伤到她了?

              ⑽第四天办出院手续时,我悄悄向护士打听。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⑾ “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⑿ “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护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⒀ “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早点回家呀。”我急急地说。

              ⒁ “她有智力缺陷,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护士笑着道。

              ⒂我走出护士站,丈夫正等着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丈夫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请她转交。出了医院,丈夫问我写了啥,我说,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删改)

            • 7.

              《老王》节选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毕淑敏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有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像一条鞭子抽我双腿。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④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校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学生对勤杂工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子里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一群猴子在乱窜……

                 ⑤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他若是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⑥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毕业了。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一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下无人,很亲切地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⑦“你不要放在心上。”他踌躇着,“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⑧“到底是什么事呢?”我好奇心发作。“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祥地看着我。

                 ⑨"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⑩“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

            • 9.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①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

               拎着大包小裹在站台上慌慌张张地来回走着。有一些乘客已经来回找了好几趟了,反复数了这次列车的车厢,但1到3车厢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也没有。而且连列车长也找不着了。列车员都不知道他哪去了。我气愤地去找了站长:“第15次列车的列车长哪去了?”

              ②站长说:“他就在前三节车厢里。”

              ③当时我一点都感觉不出站长的答复有什么可笑了,因为外面已经吵成了一团。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④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

               ⑤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这位读者在信中说:“_________”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样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

              ⑥我坐的那次列车没有前三号车厢,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⑦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⑨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车票。

                 ⑩列车在下一个站停3分钟。买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排起了队准备上前一节第9车厢(前一节第9车厢停的地方正好离车站入口近)。前一节第9车厢里的乘客早都睡觉了,乘务员惊惶失措地看着这么多旅客,挡着车门对众人说:“肯定是什么地方弄错了!我这儿现在只有两个空铺,其他人赶紧去找列车长吧。列车长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吧,而且大家要快点儿跑,要不车就开了。”

                 ⑾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旅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的啊?”

              ⑿“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

              ⒀列车长更糊涂了。但他现在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他需要马上把这些旅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旅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的命令。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⒁“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是疯了。

              ⒂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次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到了自己的车厢通知了下一个车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舒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接着就准备睡觉了。可这时,后一节车厢的乘务员又出现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⒄我不知道在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人和他的妻子当时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去吸烟处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的时间啊?”随后他入车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大片光秃秃的草原,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⒅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 10.

              浮冰上的两者

              〔美国〕哈夫•B•卡威

              ①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②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失去了他的小刀。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

              ③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④“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 诺尼想。 空手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

              ⑤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尼玛克看着他。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光。

              ⑥诺尼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

              ⑦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

              ⑧“过来。”诺尼叫道。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⑨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咀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

              ⑩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⑪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诺尼睁开眼睛。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轻轻地哭了……

              ⑫一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

              ⑬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两个黑影。飞机降落在冰面上,巡逻队员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

              ⑭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上,在风中摇曳着。

              (选自《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大全集》,有改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