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任选一题作文。

              (1)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振奋,有的令人沉思,有的令人警醒……总有一种声音让你铭记在心。

              请以“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枫叶刚长出来时,色彩与别的叶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青的,也是绿的。从春天开始生长,直到深秋,枫叶才变得像火一样红。是秋天的霜打,让枫叶慢慢变红。

                很多树的树叶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红起来。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2.

              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班集体,一串笑声,一阵欢呼;一个班集体,一些往事,一些师生;一个班集体,一张张老照片,一排排课桌……每当我们想起这些,都会在我们的心中泛起涟漪。

              请以“班里的那些事”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阅读下面材料,从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三个妇女在打井水。一位老人坐在石头上休息。

              一个妇女对另一个说道:“我的儿子很机灵,力气又大,谁也比不上他。”

              “可我的儿子会唱歌,唱得像夜莺一样悦耳,谁也没有他这样的好歌喉。”另一个妇女说。

              第三个妇女默不作声。

              “你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儿子呢?”另两个女人问她。

              “有什么好说的呢?”她说,“我儿子什么特长也没有!”

              说着,她们用桶装满了水,提着走了。老人也跟着她们走去,她们走走停停,手臂疼痛,水也溅了出来……

              忽然迎面跑来了三个男孩,一个翻着筋斗,他母亲露出欣赏的神色;另一个孩子像夜莺一般欢唱着,他母亲听得眉开眼笑;第三个孩子跑到母亲跟前,从她手里接过两只沉重的水桶,提着走了。

              妇女们问老人:“喂,怎么样?我们的儿子怎么样?”

              “呵,他们在哪?”老人答道,“我只看到了一个孩子!”

            • 3.

              27.1.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枫叶刚长出来时,色彩与别的叶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青的,也是绿的。

              从春天开始生长,直到深秋,枫叶才变得像火一样红。

              是秋天的霜打,让枫叶慢慢变红。

              很多的树叶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红起来。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

              2.命题作文:《那一次,我读懂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 4.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生活,是一面镜子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马云在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在做,你在看”。马云一直在做,最终,做出了“阿里巴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5.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书,我的良师益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大象走得很慢,却一步一个脚印,累积雄厚的实力。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6.
              任选一题作文。

              (一)科学给我家带来的新变化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我们总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7.
              “云南的歌会”承载着沈从文对于云南的热爱,“端午的鸭蛋”承载着汪曾祺对于故乡的深情,“吆喝”承载着萧乾对于老北京的眷恋……生活中,许多回忆、许多情感都附着在具体的事或者物上。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选择一个具体的事或物,表达其中承载的回忆与情感。

              要求:(1)以这个具体的事或物为题目;(2)文体不限;(3)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4)不少于600字。

            • 8.
              任选一题作文.

              (1)因为有________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9.
              (1)题目一:________需要表达.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由于刘秀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0.
              任选一题

              (1)变化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读了《一生的欠条》你想到了什么?请把你想到的 写下来,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一生的欠条》所提供的材料可用可不用,但作文内容要与材料提供的意义相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