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梨落:篱笆,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①________,一、二两句是从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感官)角度来描写秋日乡村之景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请赏析“人自伤心水自流”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3.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湖:即杭州西湖。②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⑴颔联中“排”“点”两词用得生动、精当,请作简要赏析。

              ⑵这首诗的尾联和《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抒情方式和所抒发的感情两个方面很是相似,请作简要说明。

            • 4.


              佳洲中学九(1)班准备以“古诗中的菊花”为题,编辑一本古诗评注集。下面诗歌是其中的两首,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评注。
              (甲)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        
              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        
              不是春光外①菊花。      
              【注释】①外:见外。
              (乙)重阳后菊花(之一)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
              只看重阳一日花。
              14、【评注】(每空1分,共4分)
              (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   ①          ”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
              (乙)诗精于描绘, “   ②          ”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2分)
              (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   ③             ;
              (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     ④            。


            • 5.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首句“猿啼客散暮江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6.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展开想象,用简练的语言描述“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描写初夏乡村,诗人眺望原野所见景色和田间农耕活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小题。

              访隐者    宋 王安石

              童子穿云晚未归,谁收松下著残棋?
              先生醉卧落花里,春去人间总不知。

              (1)一、二两句诗渲染出山中怎样的气氛?

              (2)诗人通过“先生醉卧落花里,春去人间总不知”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8.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东  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贵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          图,营造了一种             的气氛,映衬了作者        的精神境界。

              (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9.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描述这两句诗的画面。

              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10.

              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是            ,一幅是              ,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②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