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雨过山村   
                                唐 ·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注①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1) 品读此诗前两句,说说作者用哪些意象写出山村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韩愈《晚春》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1、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3、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1)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出的画面。



              (2) 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诗以“寂寞将何言”作结,作者为什么感到“寂寞”,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使至寨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_________,“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________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6.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 简析“遍”字和“稀”字的表达效果。

                                                                                 

              (2) 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3) 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诗句。
            • 8.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元曲的前三句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渲染出了一种                                        的气氛,表现了一个漂泊人的                                         之情。
              (2)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9.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_______、_______、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2)“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北斋雨后①

                                                        【北宋】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 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②,留客临轩试越茶③。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 ① 此诗为作者熙宁七年(1074)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②吴画指唐代大画家,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吴道子。③越茶即越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之茶。

              (1) 第二联通过双禽占竹、一蝶寻花的画面描写,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

                                                                                                                                                                                

              (2) 结尾两句是点睛之笔,“多”“少”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

              诗简要赏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