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雨过山村   
                                唐 ·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注①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1) 品读此诗前两句,说说作者用哪些意象写出山村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卖炭翁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

              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花。

              (1)下面五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菊花在露凝霜结、百花摇落时含苞吐蕊,被视为孤标高洁的象征,自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吟唱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后,菊花就成了闲适隐逸的代名词,也就有了“隐菊”这一雅称。

              B、本诗中的“菊”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菊”意象不同,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C、我们还学过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了春天梨花怒放的盛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从格律上来看,古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在唐朝达到顶峰,分为律诗和绝句,我们文中的诗属于五言律诗。

              E、岑参与高适、王昌龄都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孟浩然、陶渊明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田园诗人。


              (2)结合全诗,赏析“遥怜故园菊”中的“遥”和“怜”字的妙处。

            • 4.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有什么作用?

              草树、杨花、榆荚;通过景物描写,写出百花争艳的场景,体现暮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2) 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历代传诵。请从手法和情感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 5.

              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的意思。

              (1)愿为鞍马  市:_____________    (2)万里赴戎机  戎机:__________

              (3)出相扶将  郭:_____________    (4)对镜花黄  :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故事情节,分析木兰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读《野望》
              (1)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 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3) 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4)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根据诗歌《黄鹤楼》,回答下列问题。

              (1) 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 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3) 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6)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7) 崔颢在 《黄鹤楼》 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8) 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11)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1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3) “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14)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 8.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1) 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                      ”:             

              (2) 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
              (3) 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 9.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 简析“遍”字和“稀”字的表达效果。

                                                                                 

              (2) 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3) 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 1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诗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