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

              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花。

              (1)下面五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菊花在露凝霜结、百花摇落时含苞吐蕊,被视为孤标高洁的象征,自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吟唱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后,菊花就成了闲适隐逸的代名词,也就有了“隐菊”这一雅称。

              B、本诗中的“菊”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菊”意象不同,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C、我们还学过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了春天梨花怒放的盛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从格律上来看,古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在唐朝达到顶峰,分为律诗和绝句,我们文中的诗属于五言律诗。

              E、岑参与高适、王昌龄都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孟浩然、陶渊明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田园诗人。


              (2)结合全诗,赏析“遥怜故园菊”中的“遥”和“怜”字的妙处。

            • 2.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情景。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 试任选角度赏析“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二句。

              (2) 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哲理?

            • 4.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从“暗”和“满”中任选其一,赏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系:jì,牵连。 浑:简直。

              (1) 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 6.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 诗的颈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



              (2)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2)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 8.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诗人杜牧和________合称“小李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9.

              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诗歌颔联运用到了哪些手法?请任选一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练字的角度赏析尾联中的“搔”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是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或: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