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余杭四月【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1)诗歌中的颈联是指(   )

              A第一、二句;    B第三、四句;   C第五、六句;    D第七、八句;

              (2)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赏析。

              答:                                                                          

            • 2.

              根据诗词曲的基本知识,横线上应该填上的一句是(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A.泪千行
              B.惟有泪千行
              C.有泪千行
              D.惟有千行泪
            • 3.

              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跌 倒

              ----牧 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_________

                 _________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的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
                                                                

              (3)莉莉朗读后兴奋地说:“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倒,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先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 4.

              对《渡荆门山送别》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押韵的字依次是:游、流、楼、舟。
              B.“渡远荆门外” 中“渡”的意思是“通过”; “月下飞天镜”中的“天镜” 的意思是“月亮”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舟上所见。
              D.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 5.

              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作者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7.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 8.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 “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南宋释志南的《绝句》,它的上一句是                  ,整个诗句在文中运用了______ 的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曲)中有许多扣住季节特点写出风雨雪的佳句,请默写有关风、雨、雪的诗句,各写一句。

              风:

              雨:

              雪:

            • 10.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入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而前陈者(杂然:杂乱的样子)        B.而不知太守之
              其乐也(乐:以…为乐)
              C.胜事
              自知(空:没有)                 D.偶然
              林叟(值:遇到)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C.颓/然乎/其间者       D.晚/家南山/陲
              (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见渔人,乃大惊.
              C.孔子云:“何陋之有?”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醉”“乐”二字贯穿全文;乙诗“偶然”二字承启上下,二者都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情趣.
              B.甲文太守之乐,乐在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一句点明主旨;乙诗诗人之乐,乐在自得其乐,“谈笑无还期”一句点明中心.
              C.甲文第二段具体描绘了山林夕照的全景;乙诗没有具体景物的描绘.
              D.甲文除写“乐”外,又暗合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贬谪的苦闷情怀;乙诗则有诗人豁达胸襟的表达.
              (5)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
              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
              D.乙诗结尾两句,引入偶遇之人,带有鲜明的生活气息.
              (6)将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7)试展开想象,体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穷”、“起”的表达效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