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淡竹    苏沧桑

              ①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一般踌躇满志。

              ④  银杏,不惜褪去了一身浓艳,企图和蓝天的高洁媲美。

              ⑤  兰花,像极薰衣草,所有的花都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

              ⑥  浮萍无根,却有心机,幻想挣脱随波逐流的命运。

              ⑦  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⑧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⑨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尽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依附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献媚,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⑩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⑪  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⑫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⑬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⑭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⑮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干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⑯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岳飞、辛弃疾……

               ⑰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⑱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他可以很 入世

              ②他也可以很出世

              (2) 划线句“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既说淡竹是“空”的,又说淡竹是“满盈”的,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③-⑧段,请你分析作者写作这几段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全文,请你揣摩文中“淡”字的丰富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今中外,像作者这样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者不胜枚举,请仿照例句再列举一例,句式与示例基本一致,不得引用选文中已出现的诗文。

              【示例】莲,周敦颐借赞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