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 2.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3.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大海的气概,创造了开阔的意境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诗人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的伤感与失望
              C.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描写极其寒冷的边塞秋天,秋雁毫无逗留之意,如此景物与词人家乡大不相同
              D.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句中两个比喻用沦陷区反衬解放区,表达出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真挚情感。
            • 4.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独思浙③。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

              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 5.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6.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此联运用拟人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活泼奔放的气氛、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洋溢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此两句选取“早莺争暖树”和“新燕啄春泥”两个动态的典型画面,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春的活力,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

                这两句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景虽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 7.

              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通幽处”写出环境的凄清,表现诗人心情的落寞。
              B.“钟磬音”是以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安静。
              C.这首诗描写了古寺肃静、幽深的环境氛围和美好的山水。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 8.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 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0.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