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全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三、四句表达的情感与下面哪一句相同?请说明理由。

                   诗句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句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树阴满地、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_____________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咸阳①城西楼晚眺

              许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③。
              溪云初起日沉阁④,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⑤夕,蝉鸣黄叶汉宫⑥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咸阳:为秦代都城,位于陕西。中国著名古都之一。②许浑:晚唐诗人。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行将灭亡之时。③汀洲:长江中的小洲。④阁:指咸阳城西楼附近的慈福寺。⑤秦苑:古秦国官苑。⑥汉宫:汉代宫殿。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时的愁肠忧情,而后面五句诗所写之景都是触发诗人此种情绪的原因。

              B.诗人因所处位置较高,杨柳、汀洲、溪云、夕阳、楼阁、山雨、鸟雀、秦苑、黄叶、汉宫等景致纷至沓来,一一映入眼帘。

              C.颔联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摩,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性勾画。

              D.尾联是诗人感慨之词,是说行人不要素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秦汉旧地如今只剩下由西向东的渭水了。
            • 5.

              蝶恋花  晏殊①

              榄菊愁烟兰泣露,罗幕②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③,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晏殊:北宋词人,抚州临川人。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③尺素:书信的代称。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榄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晨庭院中的景物,菊花脉脉含愁地处在轻烟薄雾中。
              B.“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秋清晨罗幕间萦绕着丝丝寒意,燕子双双穿过罗幕飞走了。
              C.“西风凋碧树”是词人登楼所见,也包含词人对昨夜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喜爱之情。
              D.“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写出了词人渴望远寄家书却不知寄往何处的可悲现实。
            • 6.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2)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 8.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片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 9.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经结束了。
              B.“日暮掩柴扉”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晚上。
              C.“春草明年绿”说明诗人是在柴扉中想象这一片春草的绿色。
              D.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而是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逢。
            • 10.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对诗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的感情与本诗作者当时的心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
              A.用“鬓微霜”衬“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B.结尾直抒胸臆,直接强烈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C.词中一连串表现动作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
              D.本词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