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春 光 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侬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 2.
                                            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 3.

              咸阳①城西楼晚眺

              许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③。
              溪云初起日沉阁④,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⑤夕,蝉鸣黄叶汉宫⑥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咸阳:为秦代都城,位于陕西。中国著名古都之一。②许浑:晚唐诗人。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行将灭亡之时。③汀洲:长江中的小洲。④阁:指咸阳城西楼附近的慈福寺。⑤秦苑:古秦国官苑。⑥汉宫:汉代宫殿。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时的愁肠忧情,而后面五句诗所写之景都是触发诗人此种情绪的原因。

              B.诗人因所处位置较高,杨柳、汀洲、溪云、夕阳、楼阁、山雨、鸟雀、秦苑、黄叶、汉宫等景致纷至沓来,一一映入眼帘。

              C.颔联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摩,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性勾画。

              D.尾联是诗人感慨之词,是说行人不要素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秦汉旧地如今只剩下由西向东的渭水了。
            • 4.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1、冬至: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2、驿: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出差的官员中途歇息的地方。3、远行人:指诗人自己

              (1) 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点明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
              B.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
              C.第三句写诗人对家中人深夜久坐的想象.
              D.末句主要写家人责怪远游之人不思还乡.
            • 5.
              武陵春①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②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③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④春尚好,也拟⑤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⑥,载不动许多愁。【注】①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武陵春,词牌名。②[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③[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华,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是当时的风景区。⑤[拟]打算。⑥[舴艋舟]一种形似舴艋的小船。
              (1) 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 )
              A.化简为繁,化有形为无形,写出了词人哀愁的数量之多。
              B.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词人哀愁的分量之重。
              C.词人内心沉重,舴艋舟又太小,确实是“载不动”。
              D.词人内心苦闷,双溪又太遥远,“载不动”是一种借口。
            • 6.

              蝶恋花  晏殊①

              榄菊愁烟兰泣露,罗幕②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③,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晏殊:北宋词人,抚州临川人。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③尺素:书信的代称。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榄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晨庭院中的景物,菊花脉脉含愁地处在轻烟薄雾中。
              B.“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秋清晨罗幕间萦绕着丝丝寒意,燕子双双穿过罗幕飞走了。
              C.“西风凋碧树”是词人登楼所见,也包含词人对昨夜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喜爱之情。
              D.“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写出了词人渴望远寄家书却不知寄往何处的可悲现实。
            • 7.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 8.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片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 9.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经结束了。
              B.“日暮掩柴扉”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晚上。
              C.“春草明年绿”说明诗人是在柴扉中想象这一片春草的绿色。
              D.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而是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逢。
            • 10.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对诗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的感情与本诗作者当时的心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
              A.用“鬓微霜”衬“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B.结尾直抒胸臆,直接强烈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C.词中一连串表现动作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
              D.本词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