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近拇/之指皆为之痛。
              B.余/因是思之。
              C.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
              D.越旬/而愈,药可治也
            • 2.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            ②尊君在不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④太丘舍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


              ①太 丘 舍 去      
              ②去  后  乃  至


              (4) 面对友人“过中不至”竟还“对子骂父”,元方以“          ”和“          ”来回击。



              (5) 文中的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 3.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                ②尊君在不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                 ④太丘舍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


              ①太 丘 舍 去        ②去  后  乃  至



              (4) 面对友人“过中不至”竟还“对子骂父”,元方以“           ”和“          ”来回击。





              (5) 文中的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 4.

              【甲】 自渴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⑵,可列坐而庥⑶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

              ⑴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⑵箭:小竹。⑶庥(xiū):同“休”,休息。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桥其上                     
              B.其/长可十许步
              C.昌蒲/被之                    
              D.伐竹/取道
            • 5.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1) 翻译句子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2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 曹刿和苏轼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 6.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中与A句语气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4) 下列句中括号内的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5)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6)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 以军中多务(推托)
              B.权 吕蒙曰(对)
              C.  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
              D.孤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
            • 7.

              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仪十五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

                  开运中,杨光远以青州叛,时契丹南侵,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光远与儒遣人引契丹轻骑于马家渡渡河。时延广掌卫兵,颜衎知州事,即遣仪入奏。仪谓执政曰:“昨与衎论事势,有所预虑,所以乘驿昼夜不息而来。国家若不以良将重兵控博州渡,必恐儒引契丹东岸与光远兵合,则河南危矣。”俄而儒果导契丹渡河,增置垒栅。少帝军河上,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契丹果大至,击走之。汉初,召为左补阙、礼部员外郎。

                  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当时号为窦氏五龙。

                  初,周祖平兖州,议将尽诛胁从者。仪白冯道、范质,同请于周祖,皆得全活。显德中,太祖克滁州,世宗遣仪籍其府库。太祖复令亲吏取藏中绢给麾下,仪曰:“太尉初下城,虽倾藏以给军士,谁敢言者。今著籍,乃公帑物也,非诏不可取。”后太祖屡对大臣称仪有执守,欲相之。赵普忌仪刚直,乃引薛居正参知政事。仪卒,太祖悯然谓左右曰:“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盖惜其未大用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二》有删改

              【注】①帑物:府库的财物。 (帑:tǎng)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
              B.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
              C.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
              D.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
            • 8.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节)

              (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祸及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吕氏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何之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生为饮食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陈平乃以奴婢百人

              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2) 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生 揣 我 何 念(标在动宾之间)

              (2)绛 侯 与 我 戏(标在主谓之间)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



              (4)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陆贾的人物性格。

            • 9.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也。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群葩/当令时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10.
              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尔/安敢轻吾射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