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①游也,一旦款门②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③之委积④,既芟⑤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⑥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⑦,延其槛,行其泉⑧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⑩。孰使予乐居夷⑾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

              【注】:①亟(qì):多次。②一旦款门:一天早晨来敲门。③私券:私人借据,指债务。④委积:积累,堆积。⑤芟(shān):除草,这里指开荒。⑥贸财:换钱。⑦崇其台:把台再修高些。⑧行其泉:沟通泉水。⑨潀(shōng):小水流入大水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到潭里的声音。⑩迥:辽远。⑾居夷:居住在边远地方。

              (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其 清 而 平 者 且 十 亩 余

              (2)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①水清冽  尤:_____     ②贸财缓祸  以:_____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

              (4) 【甲】文描写景物角度多样,如:①点面结合。如写石:“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_________”是面。②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是动。

              (5) 【甲】【乙】两文都为柳宗元所作,都写了潭,但有所不同,请从景物的特点上和作者的情感上加以分析。

            • 2.

              古文阅读,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一)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二)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谈笑有鸿儒          鸿: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形     劳:______________

              (3)可爱者甚          蕃:______________

              (4)亭亭净         植:______________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1)何陋有          ( )

              (2)莲,花君子者也  ( )

              (3)无案牍劳形      ( )

              (4)友人惭,下车引之  (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蒙 以军中多务 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

              ③卿今 当涂掌事 ______

              ④蒙始就学 ______


              (2) 下列对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 用斜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遂满饮一大白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蒙以军中多务( ) (2)及鲁肃寻阳( )

              (3)饮酒( ) (4)又案曰(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为喜欢读书之人,孙权与苏子美,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拾椹供亲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 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①岁荒:年成不好。②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黑色,味甜,可食。③异器:不同的碗。
              (1)下列各组句子中,斜体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顺拾桑椹/中不至 B.以白米牛蹄之/临别
              C.贼其孝/悲天 D.粮食不/智多谋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黑 者 味 甘 以 供 母 赤 者 味 酸 以 自 食。
              (3)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 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 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晏子春秋》)【注释】①蚤:通“早”。②奚:为什么。③拂:同“弼”,辅助。④辩:分辩。⑤遽:就,才。
              (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吾 少 之 时 人 多 爱 我 者 吾 体 不 能 亲
              (2)请写出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①齐人也,坐 ______
              ②圣人非所与 ______
              ③景公辩其言,以晏子 ______
              ④虽速亦无 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
              (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
            • 7.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画线的词。
              (1) 山北之塞     (        )

              (2)二小儿沙上(         )

              (3)甚矣,汝之不   (        ) 

               ( 4 )虎亦去   (         )

              (2) 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3)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 解释加下划线字。

              (1)下车之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_              

              (3)不亦乎_______________(4)人不知而不 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3) 用 / 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划一处。

              (1)待 君 久 不 至          (2)回 也 不 改 其 乐

              (4) 下面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学时习之    B 人不知不愠      C 温故知新     D 择其善者从之

              (5) 甲文和乙文的第②章都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要___________________ 。

            • 9.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略无 处    
              多趣味   
              ③俶而远

              折蛇行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划分节奏。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 [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 10.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核舟记》)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节选自《士人画鼠》)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 

              断句。(断两处)

              令 初 不 知 爱

              (2) 

              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佛印绝弥勒   (2)右臂支船    (3)一士人画    (4)令

              (3) 

              翻译下列句子。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3)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