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皆怪石,攲①嵌②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③悬④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⑦,俾⑧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攲:倾斜。②嵌:凹陷。③洄:水回旋而流。④悬:水从高处流下来。⑤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府。州,古时的行政区域。⑦芜秽:杂草积土。⑧俾:使。⑨裨:增益,增添。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流/数十步        
              B.此溪/若在山野之上   
              C.则可/为都邑之胜景  
              D.为/溪在州右
            • 2.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②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节选自《郑板桥集》

              【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何等雅趣
              B.绝不知乐在/何处
              C.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
              D.亦/适适然自惊
            • 3.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①游也,一旦款门②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③之委积④,既芟⑤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⑥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⑦,延其槛,行其泉⑧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⑩。孰使予乐居夷⑾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

              【注】:①亟(qì):多次。②一旦款门:一天早晨来敲门。③私券:私人借据,指债务。④委积:积累,堆积。⑤芟(shān):除草,这里指开荒。⑥贸财:换钱。⑦崇其台:把台再修高些。⑧行其泉:沟通泉水。⑨潀(shōng):小水流入大水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到潭里的声音。⑩迥:辽远。⑾居夷:居住在边远地方。

              (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其 清 而 平 者 且 十 亩 余

              (2)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①水清冽  尤:_____     ②贸财缓祸  以:_____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

              (4) 【甲】文描写景物角度多样,如:①点面结合。如写石:“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_________”是面。②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是动。

              (5) 【甲】【乙】两文都为柳宗元所作,都写了潭,但有所不同,请从景物的特点上和作者的情感上加以分析。

            • 4.

              古文阅读,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一)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二)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谈笑有鸿儒          鸿: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形     劳:______________

              (3)可爱者甚          蕃:______________

              (4)亭亭净         植:______________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1)何陋有          ( )

              (2)莲,花君子者也  ( )

              (3)无案牍劳形      ( )

              (4)友人惭,下车引之  (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蒙 以军中多务 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

              ③卿今 当涂掌事 ______

              ④蒙始就学 ______


              (2) 下列对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 用斜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遂满饮一大白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蒙以军中多务( ) (2)及鲁肃寻阳( )

              (3)饮酒( ) (4)又案曰(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为喜欢读书之人,孙权与苏子美,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下列句中加横线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公亦 此自矜                钱覆其口
              B.尝射 家圃                      取一葫芦置
              C.见 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
              D.自钱孔入, 钱不湿         笑 遣之

            • 8.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近拇/之指皆为之痛。
              B.余/因是思之。
              C.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
              D.越旬/而愈,药可治也
            • 9.

              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仪十五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

                  开运中,杨光远以青州叛,时契丹南侵,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光远与儒遣人引契丹轻骑于马家渡渡河。时延广掌卫兵,颜衎知州事,即遣仪入奏。仪谓执政曰:“昨与衎论事势,有所预虑,所以乘驿昼夜不息而来。国家若不以良将重兵控博州渡,必恐儒引契丹东岸与光远兵合,则河南危矣。”俄而儒果导契丹渡河,增置垒栅。少帝军河上,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契丹果大至,击走之。汉初,召为左补阙、礼部员外郎。

                  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当时号为窦氏五龙。

                  初,周祖平兖州,议将尽诛胁从者。仪白冯道、范质,同请于周祖,皆得全活。显德中,太祖克滁州,世宗遣仪籍其府库。太祖复令亲吏取藏中绢给麾下,仪曰:“太尉初下城,虽倾藏以给军士,谁敢言者。今著籍,乃公帑物也,非诏不可取。”后太祖屡对大臣称仪有执守,欲相之。赵普忌仪刚直,乃引薛居正参知政事。仪卒,太祖悯然谓左右曰:“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盖惜其未大用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二》有删改

              【注】①帑物:府库的财物。 (帑:tǎng)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
              B.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
              C.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
              D.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
            • 10.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乙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及 反 市 罢 遂 不 得 履。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公亦此自矜   

              以:______________                              

              之,久而不去  

              睨:______________                                    

              ③先自其足      

              度:______________                                    

              归取之        

              反:______________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______________                                   

              (4) 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 ______ 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 _______的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