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作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B.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阴,以山北、水南为阳。
              C.为了便于记忆,关于24节气人们编出的歌谣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D.除夕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
              B.《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C.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作有《水经注》。
              D.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弥勒佛,佛教菩萨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袒胸露腹,笑容满面。据传这是按照唐末至五代时明州奉化僧人“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

                

              B.农历每月十五日,古人称之“望”,十六日称之“已望”。
              C.古代酒杯根据不同形制有很多名称,如觥、盏、杯、樽、觞、觚、卮、角、盅、斗、爵、白等。其中“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D.帘旌,原指帘子下端所缀的布帛,也泛指帘幕,即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如北宋陈与义 《登岳阳楼》诗云:“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4.

              《大学》是“大人之学”,“三纲”“八目”是其主要内容,其中哪个( )成了古代读书人穷其一生的追求。

              A.亲民,明明德,修身,治国
              B.格物,致知,正心,修身
              C.诚意,知止,齐家,止于至善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5.

              下列关于节气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清明”是属于春季的一个节气。
              B.节气一共有24个,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
              C.惊蛰和谷雨是春季的节气 ,处暑和芒种是夏季的节气,白露和寒露是秋季的节气 ,冬至和小寒是冬季的节气。
              D.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B.成语“如鱼得水”、“三顾茅庐”、“鸿鹄之志”分别出自《隆中对》、《出师表》、《陈涉世家》。
              C.《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分别出自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
              D.《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书信汇编。它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牙璋,古代发兵时所用的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成牙状,因此也叫牙璋。

                

              B.牺牲,古指祭祀用品,选用纯色全体(整只)牲畜,一般分为大三牲和小三牲。大三牲一般用鸡鸭鱼等。
              C.“豆”是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只是比杯子大得多。大多是陶制的,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品。

                

              D.魏碑,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与西魏碑刻的统称,字体结构严密,笔力强劲。
            • 8.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以正月始。古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在阴历中,又利用其给一年十二个月依次命名。依此推算,《宋史》“己卯,诏每岁以季秋亲祠明堂”中所写的“季秋”,应是中国古代阴历的(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 9.

              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 1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B.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C.“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道、 释,”九流“包括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为三甲,依次是状元、探花、榜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