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⑨子曰:“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

              (1)不习乎

              (2)思而不学则

              (3)人不其忧

              (4)好之者不如之者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 选文中谈学习态度的是哪几则?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任选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

              (4) 结合下列句子,谈谈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备哪些品质?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2.
              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 3.

                  [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1)与日逐  走:________

              (2)得饮  欲:________

              (3)饮大泽  北:________

              (4)怒而不周之山  触:________

              (5)地维  绝: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未至,道渴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水潦尘埃归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怎样理解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对雪的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太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无与为乐者                  念:           (4)余一小舟  挈:

              (2)湖中人鸟声俱               绝:                 (5)拥毳衣炉火     毳衣:

              (3)余饮三大白而别           强:                 (6)雾凇沆砀         沆砀:

              (2) 翻译画线句子。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西三粒而已。

              (3) 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选文

              时 间

              甲  文


              月景

              闲情

              乙  文

              更定



            • 6.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组是:(   )(     ) 

              A、相与于中庭/ 寸不离                          B、无与为乐者/ 念念不忘

              C、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不求有功,求无过        D、欣然起/ 见机

              A. 相与 于中庭/ 寸 不离                     B. 无与为乐者/  念念不忘
              C.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不求有功, 求无过      D. 欣然起 / 见机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 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答:                                                                                  

                                                                                                    

            • 7.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

              (2)故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

              (3)尔而与之          蹴:________

              (4)所识穷乏者我而为之    得:________

              (5)是亦不可以乎?    已: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期年,赵王封其为武安军,受相印,人随其后,以抑强秦。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战国策•秦策一》节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媵人持沃灌   汤(     ) 

              (2)同舍生皆绮绣      被(      )

              (3)白玉之环      腰(    )

              (4)后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卒(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

              (3) 【甲】【乙】文段分别写了两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出来。

              甲:

              乙:

              (4) 【甲】【乙】文段中的主人公都取得了事业的成功。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9.

              【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郦道元《三峡》 )
                                                                                                           【乙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吴均《与朱元思书》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⑴沿阻绝(          )          ⑵属凄异(        )

              ⑶蝉则千不穷(            )   ⑷猛浪若(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 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丽,深幽隽逸,趣味良多。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4) 比较【甲文】和【乙文】,作者不约而同用优美精炼的笔法描绘了山水之美,请结合原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三峡与富春江山与水的共同特点。
            • 10.

              《论语》十二章(节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说:_________(2)传:__________(3)堪:__________(4)委:________ (5)顾: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成语出自《论语》,请从选文中筛选出两个。
              (4) 《陈太丘与友期》这个故事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与《论语》(选文)中哪一则有相似之处?请写出原句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