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2.

              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 3.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桃花源记》中的“怡然自乐”有相同的内涵。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 4.

              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期陶弘景给康乐公谢灵运的一封回信。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境界清新。
              C.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三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疑。
              D.本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却以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 5.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A)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B)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6.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7.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踧(cù)踖(jí):恭敬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 8.

              大 言

              赵有方士好大言,艾子戏问之曰:“先生寿几何?”方士曰:“余亦忘之矣。忆童稚时与群儿看伏羲画八卦,见其蛇身人首,归得惊痫,赖伏羲以草头药治,余得不死。女娲之世,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余时居中央平稳之处,两不能害。蚩尤犯吾以五兵,因举一指伤其额,流血被面而遁。舜为父母所虐,号泣于天,余手为拭泪。禹治水,经余门,劳而觞之,力辞不饮而去。姜家小儿钓得小鱼,时时相遗,余以饲山中黄鹤。”艾子唯唯而退。

               俄而赵王堕马伤胁,医云:“需千年血方可治之。”下令求千年血,不可得。艾子言于王曰:“此有方士,不啻数千岁,杀取其血,其效当愈速矣。”王大喜,密使人执方士,将杀之。方士拜且泣曰:“昨日吾父母皆年五十,东邻老姥携酒为寿,臣饮至醉,不意言词过度,实不曾活千岁。艾先生最善说谎,王其勿听。”赵王乃叱而赦之。

              (取材于明代陆灼《艾子后语》)

              【注释】①伏羲: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蛇身人首。 ②五兵:五种兵器,泛指队伍。  ③觞:请人喝酒。

            • 9.

              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①将往见伊尹②,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③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

              子,不使御。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释】①汤:商朝建国国君。②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③说:同“悦”,愉快、喜欢。 

            • 10.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