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爱莲说

              【乙】习 惯 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香远 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 有闻  鲜:少
              C. 之,足苦踬焉  履:踩
              D.父来室中, 之  语:告诉 
            • 2.

              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是岁,文侯卒,太子立,是燕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国燕丧伐燕,取十城。易王谓苏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苏秦大惭,曰:“请为王取之。”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苏秦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泰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域,而长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敝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然则奈何?”苏秦曰:“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大王屹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巳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齐,别大王号今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虚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王曰:“善。”于是乃归燕之十城。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①从:合纵。从通“纵”。②乌喙:一种毒植物,即乌头。③仇雠:仇敌。

              (1) 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

              (3)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 燕易王 为:就是
              B.而先王 先生见赵 资:资助
              C.大王 能听臣计 诚:真诚
              D.夫燕、秦俱 齐 事:侍奉
            • 3.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祈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1)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3)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远者又胜也   去:前往
              B.有好奇之士     诚:果真
              C.其具 四美者也   是:此,这
              D.尽 童隶而登焉   却:退去
            • 4.

                                                                                                                           《皇帝的新装》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一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奇异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1) 

              下面对这段文字概括文意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文中划线的句子:“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句话运用的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3) 

              文中骗子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对“最美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 

              对皇帝这一人物形象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6) 

              “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这句中的“滑稽”一词的意思是( )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8)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9) 

              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皇帝有喜欢穿新装的怪癖.
              B.两个骗子投皇帝的喜好,轻而易举地骗过皇帝,开始为他织布.
              C.两个骗子故意装出很忙碌的样子,其目的就是欺骗皇帝,捞取金子.
              D.皇帝接受骗子来织布,主要是想借这一件事,来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
            • 5.

              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乘 御风不以疾也 (奔:狂跑)
              B.清 峻茂 (荣:茂盛)
              C.多趣味 (良:甚,很)
              D.属 凄异 (引:延长)
            • 6.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面加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观夫马陵 状  胜:盛大
              B.朝 夕阴   晖:日光
              C.则有去 怀乡     国:国家
              D.波澜不     惊:惊讶
            • 7.

              对下面句子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颔之(只)            
              B.但手 尔 (熟悉)
              C.担而立睨之 (放下)   
              D.以杓酌油沥之 (慢慢地)
            • 8.

              下列选项中和“负势竞上”的“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任意东西
              B.手自笔录
              C.横柯上蔽
              D.主人日再食
            • 9.

               小港渡者

              庚寅冬①,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②,命小奚③以木简④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⑤,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⑥矣。予爽然⑦,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⑧犹是也夫! (选自清代周容《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庚寅:1650年(顺治七年)。②蛟川:地名,指今浙江宁波镇海。③小奚:童仆。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仆:跌倒。⑥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⑦爽然:若有所思的样子。⑧其:大概。也夫:两者都是句末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


              本文中的三个“束”字,对其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用作动词,意为“捆绑”。
              B.都用作名词,意为“绳子”。
              C.动词“捆绑”,名词“绳子”,动词“捆绑”。
              D.动词“捆绑”,名词“绳子”,名词“捆绑的事”。
            • 10.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 自矜。   自夸         
              B.之久。    斜着眼睛看,表示不在意的样子
              C.但微 之。       点头         
              D.笑而 之。  派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