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一寺 河干(         )
              (2)山门 于河(          )
              (3) 十余岁(            )
              (4) 石兽于水中(        )
              (5) 不可得(          )
              (6) 铁钯(          )
              (7)尔辈不能 物理(          )
              (8) 于沙上(         )
              (9)不亦 乎(        )
              (10)众服为 确论 (             )
              (11)如是再 (           )
              (12) 反溯流逆上矣(          )
              (13) 然则 天下之事(            )
              (14)可据理 臆断 欤(           )   
            • 2.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执竿入城》)

              【注释】 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闻 笑曰    
              B.当求 于上流
              C.遂依而截     
              D.其反激
            • 3.
              解释下列加 画线 的词语。
              (1)故 有名马
              (2)只 于奴隶人之手
              (3) 死于槽枥之间
              (4)不以千里
              (5)一食 尽粟一石
              (6)且欲与常马 不可得
            •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画线 的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之虽有千里 能     千里者       不以其道
              (2)食一 或尽粟一石       之不能尽其材 
              (3)策 之不以其道        而临之 
              (4)以不 千里称也      策之不 其道 
              (5)能安求其 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 能 
            • 5.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面几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 进        (2)中 力拉崩倒之声
               
              B.(1)臣 知不如徐公美     (2)此 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 徐公       (2)骈死 槽枥之间
               
              D.(1)朝廷 臣莫不畏王     (2)辍耕 垄上
            • 6.

              【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客路青山外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悲守穷庐          顷刻两毙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 【乙】文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着重围绕哪一个字加以论述?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4) 【丙】文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

            • 7.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 (覆盖成小山一样)
              B.久之,目似瞑,意 甚. (从容,悠闲)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 . (罢了)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 入以攻其后也. (通道)
            • 8.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不与书俱。宾客不,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

              (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⑴或于前(      )          ⑵未不与书俱(      )

              ⑶宾客不(      )          ⑷入又不能出(      )

            • 9.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①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②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陆游《入蜀记》

              (1)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沿阻绝  溯:_______②王命急宣 或:_____________   

              ③ 虽乘御风  奔:_________④然十二峰者不可见  悉: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

              ②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 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描写春秋冬三季的景色,结尾引用渔歌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暮冥冥                    薄:_______

              狗劣也                    乃: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