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范文正公 财好施      轻:轻视

              B.前人之述矣     备:详尽

              C.政通人和,百废 兴    具:具体

              D.衣缣一匹       岁:每年


            • 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死亦我所 (凶恶)   
              B.为生死而不受(从前)

              C.妻妾之 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 乎(停止,放弃)
            • 3.

              纸上谈兵

              (西汉)司马迁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③,而括易言之④。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⑤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⑥之。

              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注释】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兵,死地也:佣兵打仗,是非常危险的事。④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⑤锐卒:精锐之兵。⑥坑:活埋,动词。

              (1) 

              对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然”,与例句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不谓善

              (3)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与例句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破赵军者必括也

              (4)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括母问奢其                故:缘故
              B.纵奇兵, 败走              佯:假装
              C.秦 坑之                    悉:全,都
              D.赵前后所亡 四十五万        凡:大概
            • 4.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乞人不屑也。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2) 

              下列各组加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先帝不以臣 卑鄙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B. 万钟于我何 焉     加:虚报

              C.  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D. 所识穷乏者 我与         得:得到
            • 5.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天大雨(         )         ②皆斩(         ) 

              ③为天下(         )         ④置人所鱼腹中(         )

              (2) 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段中最后一句话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王昙首传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①少弟也。幼有业尚,除②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③,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④戏马台,豫坐者⑤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大悦。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手不执金玉,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  ______(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有删改)
              【注释】①太保:太保王弘。 ②除:被授予。下文“辟”,意为被征召。 ③膏粱盛德:既是贵族又有大德。 ④大会:大宴宾客。 ⑤豫坐者:参加宴会的人。     

              (1) 

              解释文中划横线词的意思。
              (1)从:            (2)皆:             (3)见: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

                                                                                             

              (3) 

              阅读短文后,评价王昙首其人。

            • 7.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1)善(                )               

              (2)尝(              )

              (3)被(                )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2)赏必行,罚必信。


              (3) 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侯?
            • 8.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于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邵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请假)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耶?”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登上大厅)拜饮,尽欢而别。

              (1)解释画线词语。

                  太丘舍:                尊君在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II)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 

                    

                 (3)两篇文章都提到了        的话题,所不同的是,文(一)中的友人          ,而文(二)中的范式是一个             的人。

                 (4)请从元方、范式、张邵三人你更欣赏谁?请简要说明理由。

            • 9.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A、 未如柳絮风起  _____      B、 尊君在       ____

              C、陈太丘与友行   ____   D、 元方入门不  ___ 

              (2)翻译题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回答)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文中“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魇。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我与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语段(一)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4) 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说说孟子为什么那么重视“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