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秋晚怀茅山①石涵村舍

              许浑②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陵阳③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注释】①茅山:又名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②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此诗作者又一说是杜牧。③陵阳:宣州山名,此指宣城。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点题而写,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近似茅山石涵村,触动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B.第二句写诗人非常熟悉石涵村居的风俗,为进一步描写石涵村的民风民俗做铺垫。

              C.颈联从人转为写物,第五句写石涵村民温暖的春日在岭北采茶的劳动场景,展现村民的勤劳。

              D.第六句月光下村民渡溪买酒,既写出了清幽的环境,也写出了知足快乐的民风。

              E.尾联融情于景,渲染陵阳秋天的色彩悲凉暗淡,暗示诗人思归之情。
            • 2.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④胜:承受。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五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B.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
              C.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
              D.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想到的”,最终写到“看到的”、“听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E.三、四句,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