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6—12—01环球时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巾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请你从上面这段话中提炼出两条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十四节气”主要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在《大自然的语言》中,我们学到了相关的物候知识,请写出一则你积累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形貌     昳丽: ______
              ②暮而思之   寝: ______
              ③王之甚矣   蔽: ______
              ④时时而进   间: ______
              (2)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______
              A.明日徐公来,孰视 B.朝廷臣莫不畏王
              C.吾妻美我者 D.暮寝而思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______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 ______
              (4)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面中加点的词。
              ①天子至                         且: ______
              ②将军,军中不得驱驰              约: ______
              ③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       谢: ______
              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曩: ______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划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分析。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译文: ______
              (5)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4.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7~20题。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门庭若市: ______       ②面刺: ______       ③期年: ______
              ④不相说: ______         ⑤走: 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______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 5.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然后能改 恒过 ______
              ②其母引刀其织 裂 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6.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题。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在我国,重阳节也是敬老节。自1989年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至今已有23个年头。 

              (1)过“重阳节”,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2)请写出一联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假如你是本次敬老节活动的组织者,你会开展哪些活动表达对老人的敬意。请至少写出两种活动形式。


              (4)从2008年起,我国已将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明文规定为法定节日,对此你有何看法?

            • 7. 九(1)班准备在星期五下午开展“诵读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补全对联。

              上联:诵读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下联:                                                         

              (2)下面是主持人小雨同学准备的开场白,请你按照要求帮他修改。

              【A】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诵读经典,与先贤对话,【B】能够提拔我们的人生境界,开启我们的处世智慧。【C】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一课时。

              ①划线句【A】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②划线句【B】用词不当,应把“          ”改为“          ”。

              ③划线句【C】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3)班级邀请语文老师李老师担任本次学习活动的嘉宾,不巧的是他不在。请你以小雨的身份给李老师写一则留言条,注意格式正确,语言恰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