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槐花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人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⑪“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⑫“什么神奇?”

                 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 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

              【注】①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 文章第三段至第十五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 第十六段划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 (4)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5) “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6) 请在文章第⑨段“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的省略处加入一段“我”的动作及心理描写的片段。

              要求:(1)符合上下文的情境;

                       (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字数不超过150字。

            •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我不是想你,是你特别容易被记起

              倪一宁

                 ①我小时候体质很弱,常生病,胆子又小,手腕脱节了,也会紧张得一晚睡不着,揪着妈妈的衣角问:“妈妈,我会不会死啊?”

                 ②因为我,妈妈知道很多奇奇怪怪的偏方。如果长针眼了,剪一段麻线绑在中指上,隔天就能好,左眼绑左手,右眼绑右手。如果夏天发烧,就拿半个冰镇西瓜出来,压在我额头上退烧,还可以一勺勺挖给我吃,堵住我喋喋不休问妈妈“我发烧会不会烧傻啊”的嘴。冬天因为练字的缘故,很容易长冻疮,妈妈就会给我涂一层厚厚的蛇油膏,然后用热水洗掉,再薄涂一层。

                 ③A我这次去云南,被高原反应加高烧折磨得奄奄一息后回来,到家的时候几乎是栽在床上的。可是一醒来,妈妈就熬好了雪梨汁,一勺勺地喂给我喝,后来我半夜咳嗽咳到掏心掏肺,她就泡罗汉果给我喝,一喝准灵。

                 ④因为我妈的缘故,我一直觉得女人在预备当妈前,都是要考取一个“资格证书”的,这个考试包括如何应对烫伤,也包括怎么一边帮孩子按压肚子,一边哄孩子入睡。

                 ⑤我还觉得,上帝可能预知了,所有的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后,就会跟妈妈争吵、分离,一想起妈妈,脑子里就闪过几百句毫无创新的唠叨。所以他让妈妈们拥有了包治百病的技能,孩子不管吵得再凶,跑得再远,一到发烧辗转反侧的难忍关头,唇齿间摩擦出来的声音,还是“妈妈,妈妈”。

                 ⑥妈妈,妈妈。疼死了。

                 ⑦好想回家啊。

                 ⑧我每天都会忘记带纸巾,我的好朋友天天忘带钥匙,另一个朋友索性忘了锁门。上帝知道我们健忘,所以特意嘱咐身边的人,学会了一身独一无二的本领,好让我们在将来所有无助的时候,准确地想起他们来。

                 ⑨就像我一年也见不了奶奶几次,可是每次馋红烧猪蹄的时候,都会很自然地想起她。

                 ⑩这是个在饮食问题上一丝不苟的老太太,我小时候吃的大肠、猪蹄,都是她亲手烹调的,因为她嫌外面的脏。因为她,我就真的没在外面吃过这些食物。B奶奶炖猪蹄,一炖就是一上午,她选好猪蹄,嘱咐屠户把毛都去干净,等把猪蹄收拾得山清水秀,再切下来扔大锅里煮。里头要放陈皮、白酒、冰糖、桂皮、八角,还要撒一大把黄豆,煮到咕嘟咕嘟的香气从锅里逃出来,煮到我的馋虫蠢蠢欲动,引诱我揭开锅盖。

                 ⑪长大后连念到“黄豆猪蹄汤”这个词,我都会想起奶奶。那种软软糯糯的香喷喷的味道,好像就属于她一个人,独家供货。

                 ⑫那些我爱的人,好像都悄悄藏着一身本领。不是我太想他们,实在是他们,太容易被想起了。

              (1) 下面是关于本文的评价,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趣幽默,想象丰富,风格活泼。

              B.抒情性强,心灵与文句都飞扬起来。

              C.文字细腻,抒写美好情感。

              D.情感丰富,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

              (2)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那些“我爱的人”,都藏着什么样的本领。 (3) 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第③段A句中选择一个你觉得用得最好的字或词进行品析。

              (2)有人认为第⑩段B句中的“山清水秀”用在这里不合适,你的看法如何?说说理由。

              (4) 有人说第⑧段和全文关系不大,可以去掉。你的看法如何?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5) 你生活中也有让你难忘的人吧。请以“我不是想你,是你特别容易被记起”这句话作为开头,写一个你最难忘的人。(要求:字数不少于80字)
            • 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1)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培养出一颗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

               他就去海边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意变成珍珠,哪些沙粒一颗一颗地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道黄昏,他都快要绝望了。

               就在这时,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旁边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颗沙粒,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黑暗、潮湿、孤寂为伍,不值得。

               可那颗沙粒还是无怨无悔地跟着养蚌人去了。

              斗转星移,几年过去了,那颗沙粒已长成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曾经嘲笑它傻的那些伙伴们,却依然只是一堆沙粒,有的已风化成土。

              如果说世界上有“点石成金术”的话,那就是“艰难困苦”了。这可是人生的至宝啊!你忍耐这坚持着,当走过黑暗与苦难的长长隧道之后,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平凡如沙粒的你,不知不觉中,已长成了一颗珍珠。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走在习以为常的生活轨道上,我颇觉单调烦闷,心中蓦地萌生出一点苦趣之芽——实行“淑女计划”(或“帅哥计划”)。说到做到,我马上采取了行动……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我心中颇多感慨……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4.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孩子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瓣一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那一天,约好了晚饭后去朋友家里玩。

              可是,爸爸一直不去做晚饭,担心迟到的我一气之下冲出门,想不吃饭就走。爸爸很生气,把我拽了回来。这一晚,我夜不能寐。

              …………

              这场风波成为了过去。

              要求: 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5. 好想消灭青春痘笑靥如花,好想拥有偶像签名的宣传画,好想让爸妈永葆青春不生华发,好想慵懒在藤椅上看夕阳西下,好想徜徉于林荫小路感受自然的风景如画……
                请以“好想,好想”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字数在600字左右。
            • 6. 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有了追赶,不安分的心有了可牵挂的念想,情感的波涛有了可依靠的港湾。于是你追我赶成了快乐的倾慕、成功的源泉和幸福的靠近。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你追赶着,也被追赶着。
                  请以“追赶”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另拟作文题目。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
              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
              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 7.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
                  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 8. 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小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小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山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9. 要求:
              (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严禁抄袭。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请以“假如”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文章。
            • 10. 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梦想到成功,是执着缩了距离:善良与丑恶,是信念拉长了距离……这就是美妙得让人着迷,神奇得令人深思的“距离”。
              请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