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从跳吕台sù(   )流而上,望同康桥如彩虹卧波,越过这桥,便不见了滨河两岸那些人工构造的桥廊亭xiè(   ),以及簇簇新植的花木扶疏。桥头逼仄,向北眺去,似乎这古城的郭外就横亘着嘉颂山和走马岭。其实,在东龙眠山的青黛隐约与山水龙城楼宇鳞栉之间,一处浑朴的村野几乎被城里人遗忘,它就是石庄,我的梦里桃源:如一幅水墨画,山宽水隐,一片淡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   ) 横(   ) sù(   )流而上 桥廊亭xiè(   )

              (2)“在东龙眠山的青黛隐约与山水龙城楼宇鳞栉之间,一处浑朴的村野几乎被城里人遗忘。”根据语境,解释“楼宇鳞栉”的意思。

              楼宇鳞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仿照这就话接着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鸟是树的花朵

              ◆龙章辉

              ①我们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你看吧,这就是冬天了!

              ②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③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这是不是我们在冬天缺少快乐的真正缘由呢?树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如果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吊着冰凌,都能令我们开心。大雁的声音已经很远了。我在大地上为冬日的阳光感到可惜,因为,阳光的灿烂和温暖如不照在红花和绿叶上,阳光岂不等于虚度了岁月?正如袖手旁观的我们在一堆红红的炭火前,等天黑。

              ④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

              ⑤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是一只,一只也好。一只鸟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⑥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⑦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⑧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过。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我站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⑨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⑩“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江南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树上有花,鸟儿也会落上去,锦上添花,不是重复是更多的美丽。

              ⑾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因为,我认定鸟是树木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⑿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是否要向一只鸟学习呢?我在观看一树的小鸟的同时,多少有些惭愧。我的脸红得像春日的桃花。

            • 3.

              (一)秋夜拾取

              程魁星

              ①听!在秋的深处,在夜的深处,在梦的深处,秋虫们仍在不知疲倦地歌唱。我要感谢这些大自然的宠儿,是她们给了我们以季节的唤醒。

              ②与孩提时代相比,现在的季节变化似乎没有明显的界限,特别是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它或是拂过你身上的一丝凉爽的夜风                 ,或许就是这乡野里的一地虫鸣。炎热的夏夜,除了能听到蝉的长鸣,还能听到操场边草丛里那断断续续的虫儿的鸣叫,小声低吟,弱弱的,柔柔的,好似含羞的处子,只是简单的一两个音符,不作声响的藏匿自己。但是立秋一过,这些虫儿心急火燎地扯开了大嗓门,波浪似的虫鸣如潮水般地漫过了秋天的夜。

              ③在这样一个秋夜里,我总有一个嗜好,到远离喧嚣的乡野田地里,去静心倾听秋虫们吟唱出的一曲曲动人的田园诗章。

              ④踏着薄薄的月色,今夜我又来到了城郊的竹山里,站在路边的田埂上,我终于又听到了这些可爱的秋虫们的交响曲。夜是这些虫子们的舞台,它们相聚而歌,在田地里,在草丛中,在庄稼上,到处洒满了欢乐的音符。

              ⑤聆听秋虫,秋虫也给了我长长的记忆,让我想起了童年。那时,小小的我对这些善于鸣叫的秋虫充满了好奇。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偶尔回家,便带着我在老屋的墙沿下寻找一只叫声清脆的蟋蟀,然后告诉我会唱歌的蟋蟀尾巴很长,不会唱歌的很短。父亲的神情专注而仔细,把对我浓浓的爱落在了这样一件玩事上。如今,父亲老了,每天接送小孩,或出去打打麻将,对蟋蟀的兴趣全然没有了,可蟋蟀们还一如30年前那样,弹着青春的琴弦,吟唱着从前的歌谣。

              ⑥我还能记得少年时的秋夜里,我与小伙伴们一起在小城郊外的野地里捉蝈蝈,然后用稻草给这些小生灵编织一个小小的笼子。淡淡的月光映照着我们黑亮的皮肤,少年的朗朗笑声传得很远、很远。过往的日子在不经意间轻轻划过,仿佛也就是昨晚美丽的一瞬。

              ⑦儿时在老家,我有过一只黑色的陶制瓦罐,一对灰黑色的蟋蟀被我逮住了放在这只陶罐中,晚上睡觉时,我把陶罐放在床下,可在黑乎乎的老屋里,这两只胆怯的蟋蟀只是偶尔鸣叫几声,便长久沉默。奶奶说这罐可不是它们的家,离开了泥土和田野,它们就是没有家的孩子了,让它们回家吧。我极不情愿地在门前的菜地里将这对蟋蟀放生了。真的,那个夜晚,从菜地里传出了蟋蟀有力的鸣叫,我不知道这声音是不是那对蟋蟀发出的,但枕着清亮的虫鸣,我的耳边仿佛有一首悠悠的催眠曲飘过,那夜,我睡得很香。

              ⑧听!在时光的深处,秋虫们仍在乐此不疲地歌唱。没有了这些秋天的精灵,我想地球的滋味会逊色很多吧?

            • 4.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竞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裱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蹐局缩缩的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 5.

              香蕉里的爱与恨

              (新加坡)尤 今

              ①作家蔡珠儿在散文《香蕉之死》中说了一则触动人心的故事。这个真实的故事,是希腊朋友瓦西勒斯告诉她的。以前在希腊,香蕉是异国风味的昂贵水果,只有克里特岛产一点,大部分从非洲运来,等辗转运抵小城,蕉皮乌黑瘀伤,价格却毫不疲软。父亲发薪水,买了香蕉回来,很快被分光,他和妹妹追着抢最后一根,不惜大打出手,他扯着妹妹头发喊“小偷”,妹妹狠狠踢他,大叫“强盗”。父亲勃然大怒,赏了小偷和强盗各一巴掌,把那条香蕉狠狠踩烂。

              ②我被蔡珠儿生蹦活跳的文字逗笑,泪光却悄然闪出。我想起好友阿舒。

              ③阿舒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一家七口,苦苦地在贫穷的泥沼里挣扎。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租了一个房间,却常交不出房租。房东的目光像秤砣,把阿舒一家人的心压得沉甸甸的。

              ④六岁的阿舒常挨饿,瘦得像柳条。妈妈说,太饿就去喝水,胃囊灌饱水,便不会疼痛。那天,当饥饿的感觉再度化成刀子一寸一寸地凌迟着胃囊时,她溜进厨房。厨房里氤氲着甜香气息,仰头上望,壁橱把手上,高挂着一串黄到巅峰状态的香蕉,非常饱满、非常诱惑。她贪婪地看着,连眸子也泌出唾液。房东迈进来,冷冷瞅她一眼,剥开蕉皮,一口一口吃起来。少不更事的阿舒,呆呆地站着、傻傻地看着。饿坏了的她,奢望善意的施舍。房东慢条斯理地吃完,将不谙世事的香蕉皮朝她抛去,空荡荡的香蕉皮,带着残存的香气,落在她赤裸裸的脚背上,柔软冰凉。房东俯首看她,荡在眸子里的笑意,轻蔑又刻薄:“叫你妈还房租。房租还了,我便( )你一根香蕉。”又刻意摘下一根香蕉,从窗口丢出去,恶狠狠地说:“如果再过几天房租依然不还,你们一家便像这条香蕉一样,滚出屋子,到街头去睡。”

              ⑤这件备受侮辱的事,成了她日后拼死奋斗的动力。

              ⑥当上会计师的她,忆述往事还饱含泪水:“房东把房间连同舒适和隐私租出去,图的不就是房租吗?我们常拖欠房租,也影响了她的生计。她的白眼和冷脸,是我们咎由自取。但她在厨房里恣意而冷酷地践踏无辜小孩的自尊,却是精神的虐待。”

              ⑦如今,阿舒在后园里栽种了好几株香蕉树。她大串小串地捎着、提着,送给张三李四、甲乙丙丁。香蕉柔润香甜,大家交口赞誉,她笑嘻嘻地说:“分享就是福!”

              ⑧阿舒认为穷困的“克星”是教育,常资助贫家子弟升读大学。

              ⑨飞出窗外的香蕉,并没在磕磕碰碰的艰苦岁月里转化为伤人的暗箭或捅人的匕首;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生活的历练,它化成一颗温柔的爱心。

              ⑩愚者与智者的分野,就在于此。

              (有删改)

            • 6.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 7.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的山峦,就是大鲁二鲁的日历。 
              ②雪让山峦穿上白衫时,他们拉着爬犁去拾烧柴;暖风使山峦披上嫩绿的轻纱时,他们赶紧下田播种。山峦一层一层地由嫩绿变得翠绿、墨绿时,他们顶着炽热的太阳,在田间打垄、间苗、锄草和追肥;而当银光闪闪的霜充当了染匠,给山峦罩上一件五彩的花衣时,他们就开始秋收了。 
              ③金井是个小农庄,只有十来户人家。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从来没有事情能阻止得了秋收,但今年例外,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 
              ④车主开出每种浆果的收购价格后,从怀中掏出两摞钱来,夹在指间,把它们当竹板一样敲打着,以说书人的口吻说:“话说这秋菜要是晚收一天它呆在土里也飞不了,可是这浆果要是晚采一天,拿现钱的就是别的人了!人家的男人拿钱买酒你喝白水,人家的女人拿钱买织锦缎子你穿粗布!” 
              ⑤他这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镐、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他们纷纷回家拿起形形色色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仿佛牧羊人在寻找失了群的羊。 
              ⑥一年一度的秋收本来像根缜密坚实的绳子,可是那些小小的浆果汇集在一起,就化成了一排锐利无比的牙齿,生生地把它给咬断了。 
                 ⑦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他们的父母是一对表兄妹,这使得他们生出的这俩孩子言语木讷,思维迟钝,严重智障。 老鲁夫妇几年前先后去世了。在大鲁二鲁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⑧大鲁二鲁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夏天时大鲁打了一些猪草,早已晾干了,他们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干草在他们背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气,让他们觉得背着的不是草,而是戴着花环的小女孩。 
              ⑨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那个夜晚,天空悄然凝聚了一团又一团的乌云。乌云越聚越多,雪花就像一位端庄、美艳、率性的公主,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就乘着冬天的雪橇来了。金井人没人注意到下雪了,在森林河谷中奔波了一天的采浆果的人,都沉浸在梦乡中了。 
               ⑩到了清晨,雪深近两尺。当金井的主妇们推开家门抱柴生火时,发现世界已改变了颜色。女人们慌慌张张进屋喊起了丈夫,他们纷纷奔到窗前,一个个目瞪口呆。 
              ⑾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大地彻底地封冻了。 
              ⑿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有的女人甚至扑倒在雪地上哭了起来,哭他们的土豆、白菜和红红的萝卜,好端端地就被冬天给糟践了。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他们觉得上了收浆果的人的当,不约而同地朝卡车停放地走去。哪里还有什么卡车的影子,村路上连个车辙都没留下,可见他是在雪花到来前就走了。想着卡车上那些装载着浆果的坛子,金井人恨不能戳瞎自己的眼睛。他们认定这辆卡车是魔鬼变成的。⒀二鲁推开屋门,她出来抱柴火了。大鲁也出来了,尽管雪仍在下,他还是拿起扫帚清理积雪了。他们抬头眺望着远处金井的山峦,看着昨天还是花花绿绿的日历,今天就突然变成了白的,他们相视而笑了。 
              ⒁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东西。那是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它们多生长在田间的高岗上,到了秋天,果实就风干了,像一粒粒火红的珠子。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 8.

              新德里的棕色阳光

              在美利坚的土地上我允许自己睡第一个懒觉的时候,是在终于拿到了微电子的博士学位之后。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可是给远在祖国的妈妈和导师打了电话报喜之后,我却开始思虑起一个问题。
                 可以说,一毕业,我就被那家大型公司相中了,优厚的待遇使我一向渴望回国的心动摇了。原来信誓旦旦说一学成就回国的话突然之间变得那么遥远,不再清晰。最后,我给了自己一 个很好的理由:我学的专业必须在国外才有发展。我在电话里对妈妈说:暂缓回国。

              在公司,我干的如鱼得水,我沉浸在自己的骄傲里不可一世。

                 10月的时候,我被公司派到得克萨斯州出任技术指导。闲暇之余,我喜欢到附近的华人广场去转一转,看见同胞总令我觉得温暖,我也不是不想家的。
                 遇到小雷尼的时候是在冬天。雷尼一家就住在广场附近,我知道他是印度来的,今年7岁。那一天特别冷,我急匆匆走过广场的时候,看到雷尼站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高兴。
                 我停下来:“小家伙,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我要回新德里啦!”好像他的幸福要让全世界知道一样。
                 我看着他笑,他继续说:“爸爸的工作完成了,我们就要回去了,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我说:“这儿不好吗?”
                 他用纯净的眼睛看着我:"这里很好,可是这里的阳光没有新德里的阳光好,你知道吗,新德里的阳光可以把皮肤晒成棕色,爸爸说,棕色的皮肤是最漂亮的皮肤。"
                 我看着他,很久说不出话……
                “姐姐,你怎么了?”我一怔,对他笑了笑,站起身来,我拉着他的棕色小手,眼前的世界 忽然模糊了。是的,新德里的阳光可以把皮肤晒成漂亮的棕色。可是谁能说北京的阳光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阳光,黄色的皮肤不是世界上最好看得皮肤呢?
                 大雪纷飞的时候,我在机场送走了雷尼一家。接着我坐上了回国的班机。感谢那个7岁的小家伙,是他教会我热爱自己的祖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