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郁孤台笑了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绝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的连绵情思,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B11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注释】 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 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横线短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3) 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4) 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B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5) “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一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做简要表述(请仿照示例写)。

            • 2.

              好好陪伴父亲的后半生(董保纲)

              ①再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那天,躺在床上,随意地翻阅一张报纸,忽然一句话跃入我的眼帘:您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您的后半生我陪伴到底。下面解释说,这是台湾举办的“我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中的一件获奖作品。

              ②默读这句话,我沉思良久,第一次,我被这样一句话深深感动。父亲,那个白发已染双鬓的父亲,那个身躯不再伟岸的父亲,那个开始变得唠叨的父亲,一下子闯进我的脑海。真是岁月如流啊,不知不觉间,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十多个年头,而曾经意气风发的父亲也在悄无声息地慢慢变老了。

              ③少年时代,对父亲是一种崇拜和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亲的感情似乎逐渐疏远,特别是我最近几年工作变动频繁,与父亲的实际距离越来越远,交流也是越来越少。每次回老家,匆匆忙忙住上两天,期间办一些闲杂事情,见一些有用或者没用的朋友,说一些有用或者没用的话,而对父亲很少倾心地交谈了。

              ④人常说“树老了根多,人老了话多。”父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变得唠叨起来,有时候,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情,也会重复三四遍,以至于常常让我不耐烦,甚至会顶撞父亲几句。我忽然想起,在我年少时,顶撞父亲肯定会招来一顿训斥,而现在,在我的顶撞之下,父亲却有一丝妥协与唯诺。我一下子感觉到一种角色的互换,继而,内心生起一种酸楚。这就是父亲,已经变老的父亲啊!

              ⑤是这一句话,再一次勾起我心底的酸楚,让我想起远在老家的父亲。是的,父亲的前半生我们无法参与,但是,父亲的后半生我们是否会真正地陪伴到底?当父亲已经是一本发黄的书籍时,我们是否还愿意仔细阅读那尘封的文字?当父亲是一棵叶落满地的老树时,我们是否还愿意抚摸那干瘦的树枝?当父亲渐渐老去,我们容易忽视的却是陪伴父亲,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心灵上。

              ⑥记得傅雷先生在给儿子傅聪的信中曾说:“我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我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一面镜子……”是的,对于子女而言,父亲永远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父亲洒过的汗水,有父亲走过的足迹,更凝聚了父亲大半生的心路历程。以父亲为镜,其实就是在翻阅人生的一本大书,它给我们思索、启迪,更让我们默默体会那份浓烈而深沉的父爱。

              ⑦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无法弥补。能够陪伴父亲的后半生,实在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许我们无以回报流淌的岁月所赋予我们的爱,但我们会时时感受到来自父爱的温暖,并当作一种驱策,使自己在岁月之河中毅然前行;也许我们无法挽留这如水般的岁月,但我们可以留下对生命的感激;也许我们无法阻止生命年轮的递增,但我们可以用爱来回报、慰藉父亲。

              ⑧父亲是一段岁月,永远值得我们感激的岁月。陪伴父亲,让我们陪伴一段永远值得感念的时光。

              (选自《华南新闻》)

              (1) 阅读第5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您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您的后半生我陪伴到底。”这句话为什么会勾起我心底的酸楚?



              (2) 阅读第5段,请仿造划线句子格式再补写一个句子。



              (3) 阅读第7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能够陪伴父亲的后半生,实在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4) 假设你参加了“我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活动,那么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3.

              小说巧妙地利用特定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深化小说主题。试着仿照文中的例子描写一段有关环境的片段。

              【课文片段在线】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写法分析】句①是刚去哲尔塞岛旅游途中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欢快心情;句②是在船上遇到了穷困落魄的于勒之后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一种灰暗的心情。在运用环境描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宜拖沓,尤其不能将渲染情景的铺垫句子写得过多,将延伸叙述的相关事情说得太杂,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另外,景物的色调与人物的心情最好形成呼应。

            • 4.

              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

              李浩燃

              ①“海星被摸死!模型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最近一则微信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表明,开馆不足一个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处境。博物馆受公众热捧令人欣喜,但观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又引人忧虑。

              ②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些地方出现的当街暴打妇孺现象,更引来群情激愤。

              ③无论是出境旅游的不良行为被媒体打“差评”,还是公路上的违章驾驶、危险飙车等,许多不文明现象,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④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等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被列入“黑名单”,便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惩恶扬善、久久为功,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防止“破窗效应”,变压力为动力,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为自觉与生活方式。

              ⑤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不文明到文明,从文明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自然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一味批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更当以每一次问题暴露为契机,优化管理方式、加强机制构建,真正从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明建设,依靠“制度文明”稳步提升“公民文明”,不断推高全社会的文明水位。

              ⑥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⑦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4日)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

              (2) 选文前三段例举众多不文明现象有何目的?

                ________

              (3) 在下边横线处按例句的结构样式仿写一组句子,使其上下文连贯。

              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你的文明,或许,               ________,          ,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