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七夕乞巧

                                                                                                              ◆盖国梁

              ①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要举行别致的活动。少女少妇们趁着织女和牛郎相会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ɡōnɡ)技艺。因此,人们又把七月初七称为“女儿节”“姑娘节”或“乞巧节”。

              ②古代对“乞巧”这一活动很重视,节前要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妇女儿童,皆着新衣。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时,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那时,有一种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七巧针”,妇女们用彩线来回穿过它的针孔,谁穿得快就表明谁心灵手巧,也就是乞到“巧”了。到唐时,乞巧习俗更为盛行。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

              ③乞巧活动形式很多。还有一种是“卜巧”。《开元天宝遗事》还记载:唐玄宗与妃子于是日良宵,在华清宫歌舞会宴。宴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结网,以结网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如果蛛网结得周密,就算乞的巧多。

              ④乞巧风俗至宋代最盛,上至宫廷,下至庶民,无不争相供迎。宋人钱惟演有《戊申年七夕》诗:“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岁时杂记》说,宋代东京汴梁潘楼等处出现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初一起就热闹非凡,王公贵戚多搭建乞巧楼,庶民百姓则用竹木或麻秆编结乞巧棚。这些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况。

              ⑤元明清沿袭唐宋旧俗,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除穿针乞巧、卜巧外,更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方法是在 七月七日这天上午,拿一盆水曝晒日中,待水面凝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此时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丢针的妇女便全神贯注地看水底的针影,如果成云物花朵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影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个“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针能浮水”这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活动,在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较详尽的记载。

              ⑥七夕的活动中还有一种叫“看巧云”。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仙山楼阁,有的像狮熊虎豹,有的像仙童玉女。少女们仰望观赏,随意指点,驰骋想象,以自己能看到的巧云形状占卜命运。其实,这本是天空自然现象的常景,但在七夕这天看来却别有意义。

              ⑦乞巧,能否使人心灵手巧?当然不会。“巧”是乞不来的。俗话说:“三天不动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手熟为妙”“曲熟韵自来”,这里贯穿这“生熟”两字。世上只有“熟能生巧”,“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巧”是从熟中来的。

              (选文有删改)

              (1) 乞巧的活动形式很多,文章主要介绍了乞巧的哪几种活动形式? (2) 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有何作用? (3) 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4) 辨析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3分)

              (1)《帝京景物略》记载,乞巧形式不断出新,花样愈来愈多。

              (2)据说,这一天天上的云彩会幻化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

              (5) 从第②至⑤段主要是按    顺序说明的。 (6) 【积累链接】“乞巧”实际是一种游戏,体现了古代女子的对心灵手巧的追求。晏殊的《破阵子》中也写到了一种“斗百草”的游戏,请写出相关的三句诗。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喝果糖饮料让人更想吃
                ①为什么富含果糖的饮料让你想要摄入更多食物?
                ②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饮料中所含糖的类型可能影响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研究人员发现,与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相比,当人们饮用含果糖的饮料时,会想吃更多的高热量食物.
                ③在这项研究中,24名参与测试者一天喝了含有75克果糖的饮料,另一天则喝了含有同等重量的葡萄糖的饮料.研究人员还向这些人展示了一些高热量食物的图片,如糖果、饼干、比萨饼和汉堡包,并让他们评估自己的饥饿程度和想吃多少这类食物.
                ④在喝了含果糖的饮料后,参与者描述的饥饿感比喝了葡萄糖饮料后更强烈,而且想吃图片上食物的愿望更迫切.
                ⑤研究人员说,果糖和葡萄糖似乎对人们的饥饿感及摄入高热量食物的愿望产生不同影响,这或许是因为这两种糖与控制饱腹感的激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研究报告的作者、南加州大学临床医学助理教授凯瑟琳.佩奇说,与葡萄糖不同的是,“果糖无法刺激像胰岛素这样的激素,而胰岛素能够向脑部传送饱腹信号”.她说,因此在摄入果糖后,大脑或许不会接收到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吃饱了的信号.
                ⑥研究人员还发现,参与者在饮用果糖饮料后,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比饮用葡萄糖饮料后显著降低.胰岛素水平的高低或许有助于解释他们对食物做出的不同反应.在此前的研究中,注入胰岛素的啮齿动物对美食的摄入量减少,在人身上进行的研究也发现,注入胰岛素后会增加饱腹感,抑制对食物的摄入.
                ⑦研究人员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对参与者的脑部进行检查后发现,饮用果糖饮料后,参与者在看到高热量食物时,脑部负责处理奖赏区域的活动度比饮用葡萄糖饮料后更强.
                                                                      (选至《参考消息》2015年5月7日)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发现,饮料中含果糖还是含葡萄糖会影响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饮用前者比后者会想吃更多的高热量食物.
              B.吃了如糖果、饼干、比萨饼和汉堡包等高热量食物,其饥饿感比喝了葡萄糖饮料后更强烈.
              C.胰岛素能够向脑部传送饱腹信号,但是因为果糖无法刺激像胰岛素这样的激素,所以大脑就接收不到让人觉得吃饱了的信号.
              D.研究人员通过对啮齿动物及人的研究发现,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高低会影响身体的饱腹感,抑制或增加对食物的摄入.
              (2)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含果糖饮料,这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
              B. 第一段划线句子用了一个疑问句,不仅引出了说明的对象,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有吸引力.
              C. ③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 文章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全文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内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3)小明特别爱吃含果糖的饮料,妈妈建议他少吃,因为这样变肥胖的机率会增大,你认为妈妈说得有道理吗?请结合文中的知识做出解释.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安全的节能“大衣”:发泡水泥
                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大衣”,以减少夏天室内冷气和冬天室内暖气的外流.然而近年来,由于墙体保温材料被点燃而引起的高楼火灾却频频发生.目前国家已禁用易燃的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发泡水泥就是其中的一种.
                发泡水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泡泡”的水泥.“泡泡”是如何生产的呢?首先,将发泡剂用机械搅拌方式或者高压空气雾化气动方式进行充分发泡,形成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的稳定的泡沫.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就形成了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泡的轻质混凝土.
                20世纪30年代,瑞典开发研制了发泡水泥,在挪威应用一举获得成功,后来在欧美地区迅速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为了节约能源,韩国推广应用发泡水泥,随后日本也积极推广.在韩国、日本的带动下,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广泛应用发泡水泥.我国最早的发泡水泥应用,是上世纪50年代黑龙江地区的墙体保温层工程.该工程由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效果良好,至今近60年依然完好无损,仍在使用.
              最早的保温办法,是增加墙体厚度,但不能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后来有了新型复合墙体.但这些复合墙体大多采用聚苯乙烯材料,这种材料属于易燃,且在冬季供暖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而通过发泡水泥技术制作的节能“大衣”,除了阻燃,还有很多优势.发泡水泥属于气泡状隔热材料,水泥内部的那些封闭气泡,可以使混凝土轻质化和隔热化,保温、隔音的效果特别好.它还有强度高、不变形的特点,其抗压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8倍.用在楼层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中,既可以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又可以隔热、隔音.
                在制作发泡水泥的过程中,发泡剂必不可少.这种发泡剂的原料为植物性或动物性的脂肪酸,合成体为水溶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绝对安全环保.
                发泡水泥的耐久性强,使用年限大于50年,可与建筑物同寿命,一次施工可使建筑物终身保温.从使用成本、应用范围上看,发泡水泥也极具吸引力.目前,发泡水泥在楼层间地板施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作为外墙保温“大衣”,还亟待推广.相信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会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对“发泡水泥”下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发泡水泥就是内部含有许许多多小泡泡的水泥.
              B、发泡水泥是通过在水泥浆中添加发泡剂而生产出的新型水泥.
              C、发泡水泥是内部混合了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稳定的泡沫的轻质混凝土.
              D、发泡水泥是内部含有大量直径适宜且均一的封闭气泡的混凝土.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给建筑物添加保温层主要是在北方地区采取的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能达到规定的标准.
              B、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使用发泡水泥做墙体保温材料,但由于种种原因,发泡水泥后来几乎没有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
              C、加厚墙体可以保温,环保但不能节能;采用新型复合墙体,材料大多数易燃物质,且随着温度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节能但不环保.
              D、发泡水泥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具有阻燃、质轻且强度高、隔热、隔音、安全环保、耐久性强等多种优势,可在建筑中广泛使用.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介绍发泡水泥的事物说明文,读后使我们对这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B、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发泡水泥的基本特点、研发应用历史及其多种优势,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第2段采用了打比方、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形象、准确、全面地介绍了发泡水泥的生产方法及产品特征.
              D、本文的语言平实而又不乏生动,如标题既直接点明了发泡水泥的安全节能,又用“大衣”作比,形象概括了其保温的特点.
            • 4.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有些人的印象里,故宫贵州省是举世无双的紫禁城建筑;面在别一些人的脑海中,故宫等同于奇珍异宝,是一个藏宝之所.
                ②这些认识都有依据,但不全面.故宫古建筑与故宫珍宝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然而,在长达491年中有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故宫生活与执政,清宫遗存的这些文物藏品,又与古建筑、与宫廷历史文化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把故宫古建筑、文物藏品及宫廷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故宫就是一个文化整体.所谓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也就是说,故宫的遗产价值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
                ③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来认识.从空间来看,紫禁城的千门万户,院藏的各种文物,以及宫殿与文物藏品后面曾出现、发生过的人和事,种种秘辛内幕,宫廷的文化生活,是一个鲜活的统一体.很显然,离开了宫阙往事,没有了附着其中的历史内涵,那些宫廷旧藏的意义和价值势必受到影响.同样,要保护完整的故宫,不只是72万平方米以内的紫禁城,还要保护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一些明清皇家建筑,以及它的保护区、缓冲区.从时间来看,故宫藏品虽为清宫旧藏,但其中文物则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各主要门类,而且反映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又以紫禁城为例,它虽然建成尚不足600年,但却是中国几千年来宫殿建筑的集大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结晶和典范.
                ④正是基于对故宫是个文化整体的认识,故宫学的学术概念才得以形成并提出.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丰富的收藏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故宫学不仅把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及宫廷历史文化当作一个整体,而且包括了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的80多年历史.故宫文化的这一整体性,也使流散在院外、海外、国外的清宫旧藏文物、档案文献、宫廷典籍,都有了一个学术上的归宿.基于此,两岸两个故宫博物院在学术研究上的交流与合作就是不可避免的,人为的阻隔只能是暂时的,事实上这种交流也在不断地发展.今年2月中旬与3月初,两个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互访,商谈交流合作事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不仅是两院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两岸同胞的福祉,也是故宫价值得以进一步发掘、故宫学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的极好机遇.
                ⑤把故宫当做文化整体看待,其实质是文物保护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故宫人来说,还要注意正确认识、妥善处理故宫保护与博物院发展的关系.
                                                                     节选自《文汇报》,2009年3月18日)
              (1)选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2)选文是一篇    说明文(类型);就全文来看,说明顺序是    
              (3)认真阅读第④段,解释“故宫学”的含义.
              (4)“故宫喉舌为文化整体的价值,使故宫顺民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故宫听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故宫文物藏品过去具有国宝意义,在上世纪民族危难时期,这些文物与中华民族共命运.因此,故宫具有特殊的价值.”这段话是从文中抽出的,应放回选文中        段间,并简要说说放在此处的理由.
              (5)结合《故宫博物院》和选文谈谈你对故宫的认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十年实现有量子通讯保障的互联网

                 ①2016年8月16日下午1时40分,我国发射了世界上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同时,我国京沪干线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也正在建设。

                 ②你可能也关心我国量子通信和量子技术的发展,2016年11月1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大数据论坛上,“墨子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分享了相关进展。

                 ③据潘建伟介绍,我国量子密钥相关技术已经有实际应用案例,而利用十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将可实现有量子通讯保障的互联网。

                 ④传统信息安全依赖于加密算法,不过随着计算能力增加,传统加密算法面临挑战,而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可测量性的量子通信相关技术,可能是未来用来解决信息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等领域均开展了具有领先性的研究。

                 ⑤“今年8月份我们的量子卫星发射之后,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实验”,潘建伟17日首次披露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非常好地建立了一个天地之间的通路,每秒钟能够传输的种子密钥是在2万个左右。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一些信息安全传输的需要。”

                 ⑥“墨子号”发射之前,我国已经有建立量子光纤网络建设计划。潘建伟说,2012年,我国相关技术已能做到覆盖6000平方公里,支持千节点、万用户需求,目前相关系统已投入永久使用。

                 ⑦未来万物互联,无时无刻不产生海量数据,“数据爆炸”之下,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计算同样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十多年后就可能面世的量子计算机,将可能解决计算力不足的问题。

                 ⑧“利用世界排名第一的‘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求解有10的24次方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大约要100年,但利用一个T赫兹的量子计算机,只需要0.01秒就可以完成。”潘建伟说。未来的可控量子计算,将可能带领人类进入一个真正的科技飞跃时代。高温超导机制、量子霍尔效应……这些在目前计算力下无法研究的问题,将通过量子计算开展研究。

                 ⑨对量子状态进行高精度支配,同时实现很好的存储时间和相干①时间,是量子计算的两个前提。

                 ⑩“按照目前的估计,大家应该在非常近的未来,也许是5年,也许是10年,能够实现40个比特左右的量子纠缠。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来计算一些特殊的问题。”潘建伟说。他估计,操纵25个比特相干量子的计算力相当于一颗英特尔4核CPU,当能够操纵50个比特,其计算能力就可以高于“太湖之光”,后者的计算力仅相当于操纵45个比特。

                 ⑪目前,全球在量子计算领域进展也非常显著。

                 ⑫谷歌、微软、IBM等科技巨头,提出到2018年底实现50个比特的相干操纵。在特定实验室环境下,国外有研究机构宣称已做到了100个比特的相干操纵。

                 ⑬“我觉得他们相对乐观”,潘建伟说,“本来我们计划在15年内能够实现100个比特量子相干操作。”但他也认为,国外的积极参与和更激进研究目标,客观上也刺激中国科学家加速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这给我们提出很大的挑战,因为达到100个之后,它的某些计算能力,可以说是全世界计算能力总和的100万倍。”

                 ⑭不过,潘建伟认为,量子计算机问世仍然道路漫长。

                 ⑮“目前我们已经做过相关的演示,可以用所谓的量子算法有效地求解线性方程组;在光量子计算上,我们在2015年也进行了非常有趣的实验。但是,所有的都是演示性质的。我们还没有做到远距离的、大尺度的量子计算。”潘建伟说。

                 ⑯有人也许会好奇,我们将来的计算机是用什么做的,但回答这个问题或许也还太早。“我们目前很难想象量子计算机到底是固态的、液态的还是气态的”,潘建伟说,“这就像计算机出现以前,有人问你,计算机究竟是用玻璃珠子做的,还是木头做的。”

                 [注]①相干:电子向右自旋和正电子向左自旋的状态是相关联的,这一现象称作量子相干性。下同。

              (1) 量子计算有哪些优势特点?用简练语言概括。 (2) 第⑦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 选文的很多内容直接引用了潘建伟院士的原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至少两条)。
            • 6.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①在2015年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目前,这种测试主要有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和视频验证码。

                 ③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验证码是图形验证码,又叫主流验证码,刚开始图形验证码只是静态的图片,后来变成了动态的验证码图片,它的防垃圾注入几乎可以达到100%,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验证码创新模式。

                 ④手机短信验证码是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以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站,都提供这项功能,能比较准确和安全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

                 ⑤手机语音验证码能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同时短信也能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有拨通失败的,系统还能自动重播,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站用户收不到验证码的问题。

                 ⑥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动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的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普通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认。

                 ⑦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就须通过验证,这时操作者就要依次输入数字、字母或者有时还要加上来自互联网文档中无法被计算机辨识、但用户肉眼可以识别的文字图像(如12306图形验证),而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可以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意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

                 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年年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网站用户验证,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典籍模糊字符的正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⑨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为此,谷歌公司正在实施一项“消灭验证码”的工程,即验证码将被一个简单的复选框代替,用户只需勾选“我不是机器人”,电脑通过收集用户单击前的鼠标轨迹,然后对比用户当前的行为是否与在互联网上的历史行为一致,就可以轻松判定操作者究竞是人还是机器。这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无疑会简化他们的体验,但它也会在“不经意间”收集用户的IP地址等变量,从而泄漏隐私。

                 ⑩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

              (1) 从全文看,复杂的验证码系统有什么作用? (2) 结合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1)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

              (2)它的防垃圾注入几乎可以达到100%,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验证码创新模式。

              (3) 第⑦段画线语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 第⑧段列举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验证码一事,第⑨段列举谷歌公司实施“消灭验证码”工程一事,这两件事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 7.

              会哭的人更健康

              ①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长期以来,传统观念一直教导我们,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然而,当我们强忍泪水,听凭痛苦和悲伤侵蚀身体时,其实是拒绝了一种健康的宣泄方式。

              ②哭泣自有其奥妙。美国的生化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批志愿者先看情感电影,等他们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收进试管。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分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含有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这是大脑在情绪压力下释放出的一种化学物质,体内有过多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心肌梗死。所以,当我们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心情压抑时,体内还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这同样也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浓度。

              ④研究还发现,眼泪不仅能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泪腺自身还能分泌出一种活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全身各部位伤口的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一个外伤病人,哭得越厉害,伤口便愈合得越快。反之,忍住泪水,压抑了泪腺工作,就会延迟伤口愈合。在这一点上,眼泪不再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是加速伤口愈合的天然药物。

              ⑤可见,哭有其生物学意义。哭是对人体的一种安全保护。

              ⑥哭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遭遇严重不幸时大哭一场,是人体对不幸的自然反应。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也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稍微舒畅。不情愿哭或哭不出来,身心可能就会出毛病。被抑制的紧张情绪若不能及时发泄出去,还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风湿、冠心病或者其他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发作。像神经性气喘等疾病,就与隐忍不发关系亲密。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还有男人大多没有女人长寿,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哭。据考证,女性哭的频度为男人的5倍,女性平均每人每月至少要哭5次,而男人只有1次。看来,经常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绝非危言耸听。

              ⑦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实在没必要绷着脸强装出一副硬汉样。记住:会哭的人,才更健康。

              (1) 为什么说"会哭的人更健康"?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哭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中的“之一”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⑥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美国心理学家调查了一群中老年人,将137人分为健康组和患病组两组。患病组是溃疡病、结肠炎和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心理学家问他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否爱哭,大多数患病组的中老年人否认流过泪,而健康组恰好相反,并且哭的次数也远远高于患病组哭的次数。据此,心理学家认为,哭与疾病、健康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并且得出了一个结论。 

              (1)请写出链接材料中心理学家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原文第⑥段内容,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①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口味的不同是否与人的本质区别——基因有关呢?

              ②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饮食喜好不只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③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恶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2012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统计发现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最多,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r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味。

              ④从源头上说,我们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⑤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达数十种,这也表明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说明对人体有帮助。比如,有种苦味基因为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尝出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

              ⑥2011年6月,复旦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TAS2R16苦味基因最发达,他们还推测出5000—6000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被淘汰,而那些无毒或毒性很低的植物被保留下来并进化至今。

              ⑦再来说甜。哺乳动物往往是通过对舌头味蕾中神经细胞产生的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味道。美国科学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味有关的基因。而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则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甜味受体的产生受特定基因控制。

              ⑧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基因对口味的影响。从已知基因中发现8个突变位点,其中就包括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离子通道蛋白编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了人们辣口味的偏好。

              因此挑食或许只是基因不同。佛罗里达大学嗅觉和味觉中心的一位科学家称,与男性相比,味觉超常的能力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而亚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中味觉超常的人又比白种人多。科学家估计,在美国,大约有15%的人是味觉超常人士。

              ⑩当然,美食不止跟味觉、嗅觉基因有关,它还蕴含着感情与历史。大多数人都具有小时候形成的故乡味觉记忆,它非常强烈,让人对之念念不忘,据说孩子想家了,多半是想家里的饭菜了。

              (1) 第①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⑴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简要分析第⑨段划线句中“或许”一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鲁迅小说《社戏》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有同学看完本文后,认为《社戏》中的“我”觉得那夜豆最好吃,完全取决于“我”的味觉和嗅觉基因,而你不赞成这一观点,请你根据本文的知识说说你不赞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橄榄核雕价几何

              孙晓蕊

              ⑴走近王叔远的核舟,你会惊讶——那一艘小小的橄榄核舟上竟然坐了5位形色各异的人物,那一颗小小的橄榄核竟然蕴含那么多的文化寓意。知道它现在不断增长的身价和具有增值保值的功能,不管是谁都会动心的。市场上的核雕艺术品价格相差甚远,影响橄榄核雕艺术品价格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⑵其一,橄榄核材质本身的影响。单核、小核、怪核的价格相对要高些。核子存放年限越长,自然包浆的状态越好,越利于保存。反之,存放时间较短的核子,会出现开裂等问题的几率会大一些。因此,橄榄核的形状及存放时间会影响橄榄核微雕艺术品的价格。

              ⑶其二,名家雕刻和题材的影响。众所周知,任何一件出自名家之手的艺术品的价值一般都会很高,橄榄核雕艺术品也不例外。但是出自名家的橄榄核雕也不都是精品,还要看一件核雕是否是这位大师所擅长的题材。一件核雕艺术品的题材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有所创新。业内之所以尊崇王叔远的《苏轼夜游赤壁》核舟,除了雕工精美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题材。因此,一件橄榄核雕价值的高低,就题材而言,应当看其是否有新意,是否包含了某种值得我们深思回味的意蕴。

              ⑷其三,工艺差别。目前市场中可以看到手刻、机刻两种方法。手刻,顾名思义是由艺术家用刀一笔一画刻成的;机刻,则是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雕刻。手刻橄榄核和机刻橄榄核的价格相差甚远。因为手刻一颗橄榄核,单是构思、布局就会花费很大的功夫,再加上艺术家积累雕刻经验需要多年的时间,还有手刻花费较长的时间。这些因素决定其价值要远远高于机刻的核雕。如何区分手刻和机刻呢?首先,从题材上看,市场上机刻手串的题材有罗汉头、阿福,十八罗汉等;对于需要用手工雕刻、雕工细腻的题材,如老子出关”“红楼十二钗”“苏州园林等题材,则在机刻核雕中比较少见。其次,从雕工上看,手刻的橄榄核雕大多刀痕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图案的拐角处尤为清晰。再次,从神韵上看,机刻的橄榄核雕,无论是线条还是比例,都显得比较呆板,缺少艺术品应有的气韵和神采;手工雕刻的则完全不同。这些差别需要对橄榄核雕艺术多加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分辨。

              (节选自《小核大乾坤——“鬼工技”橄榄核雕艺术品》,有删改)

              (1) 决定核雕作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语言准确性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相对”的作用。

              单核、小核、怪核的价格相对要高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指出第⑷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全文及《核舟记》一文想一想,为什么王叔远的《苏轼夜游赤壁》这件核雕艺术品能得到人们广泛的推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点破银花玉雪香

              贾祖璋

              ①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玉堂春之称。明代画家、诗人沈周对它赞誉备至:“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

              ②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从8米至20米不等。枝条稀疏、粗壮、修长,一枝一花,且皆着于枝梢。花有九瓣围成圆形,盛开时,枝头上缀满白色小酒杯。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广群芳谱》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花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在昆明12月便开花,到广州需1、2月才绽放,上海、北京这些地方开花要到3、4月间了。花期长则10天,短则20天。白玉兰以树大花繁称奇逞胜,巨大的树冠,可以笼盖一庭,花朵开放时节,如雪丘玉峰;成林成片的白玉兰花开,如“玉城雪岭”或“白云伏地”,其势令人叹为观止。

              ③白玉兰原产长江流域,栽种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的唐代,后引种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性喜向阳、湿润之地,适宜于中性或偏酸土壤,栽种地域范围较广,所以,作为名贵观赏树种,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国。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美国成立了专门的玉兰学会,已经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④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具有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可以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它抗烟吸尘力很强,是一位拒腐自洁的勇士,玉兰树周边70米以内的空气可以达到“天然氧吧”的清洁水平。另一方面是它的实用价值。树皮、树叶和花朵可提制芳香浸膏。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来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治疗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炎、细菌性皮炎等症。而其果实则可榨取工业用油。

              ⑤白玉兰之美倾倒无数的文人墨客。其花易开易落,开放时繁华浓艳,谢落时亦动人魂魄。“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一番风雨可使银妆尽卸,但数日晴和,又新蕾尽放,独占风情。因花形大而肥硕,诗人们比之为美人,婉丽白净,自塑风姿。其中最典型的是明代文徵明的七律《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⑥历代诗人、画家,都喜欢以玉兰为题咏之画之,更注重其内在的气质品性。明末王孙朱耷,在亡国后,决意不与清廷相媚,或僧或道,保持独立的人格。他画白玉兰,往往有自洁之警,不肯丧其气节。他此类题材的画,以寒春为背景,寥寥几根劲挺的枝条,花形的线条苦拙而有棱角,狞厉不屈,花色银白如雪,一扫柔媚丰腴的旧制。他的题画诗,语含讥讽,体现一种狂傲之态。如《题画玉兰》:“是笔摇春思,平明梦作花。判官把不定,金马落谁家?”玉兰花未开时似笔,绽放时似笔生花,形象、贴切而联想丰富;可是看卷子的“判官”,却“把不定”标准,到底让谁高中金榜呢?因汉代取士有金马门和玉堂殿;而玉兰花的画上常被人题为“玉堂春”,设典极为自然。这题画诗分明在讥讽社会的不公和一些文人对高官厚禄的渴求。

              ⑦齐白石也爱画玉兰花,他觉得画春天的花卉,配搭一株大玉兰,才更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他74岁时画的一幅《玉兰、海棠、牡丹》,玉兰高耸直上,伸出画外,树前是牡丹,树后为海棠,红花绿叶衬着一树洁白的玉兰花,满幅生机,耐看极了。因玉兰花瓣厚,老人用秃笔蘸淡墨,画出花瓣厚重的质感。特别是花萼上,有细茸毛,一般画家表达不出来,老人用湿墨来画,湿墨向外洇出,便表达出萼上细毛的感觉。齐白石的玉兰花,是他人格的外现。在他享誉京城时,谢绝了到清宫去当御用画家;在抗战时期,他力辞汉奸、高官上门来买画,并不去领取日本人分配给他的烤火煤……表现了一位志士的贞节操守,令人仰视!

              ——选自《豆丁网》有删改

              (1) 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仔细阅读文章第③段,思考作者介绍了白玉兰的哪两个特点。 (3) 文章第④段“以内”一词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4) 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花的确定,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武汉市的市花梅花,宜昌市的市花月季。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结合本文,完成下列表格。

              白玉兰特点

              象征意义

              花季

              花形

              似杯似笔,硕大,朵朵向上,傲立枝头

              花色

              清白立世、坚守节操

              (5) 积累链接:齐白石是坚守贞洁操守的志士,让我们联想到《五柳先生传》“赞语”,请写出陶渊明淡泊名利的句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