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作者:胡宇齐。有删改)

              (1) 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①身为现代人,你已经习惯于享受网络信息带来的便利,然而,在你越来越依赖网络的同时,你也已经身陷网络带来的危害之中。科学家已经发现,人类的大脑正不断被网络影响,变得越来越笨。

                  ②2015年,微软通过抽样调查和脑部扫描研究了2000名加拿大人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结果发现,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陡然缩短了。2000年的时候,人们专注于某项具体事务的平均时间还有12秒,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就缩短到了8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和海量网络资讯的出现,很多年轻人会不由自主地经常查看手机、会在看电视的时候使用其他智能设备。而且,由于上网的时候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游戏、新闻、聊天、购物等多窗口频繁地切换操作让人更加容易分心。

                  ③调查还发现,网络分散注意力的现象在年轻一代中更为严重。2012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针对美国和波多黎各2000多名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教师认为,手机和网络科技让这一代学生的注意力不如上一代;64%的教师认为,手机和网络在扰乱学生注意力上的负面作用远胜于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

                  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将老鼠放在机关重重的小箱子中,老鼠在箱子中如无头苍蝇一般的乱撞,无意中触到了杠杆,这时一颗食物便会从天而降。不一会,老鼠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关联,开始自己主动按起杠杆来了。接下来,老鼠吃到食物的条件开始变难,比如加入两盏灯——红灯和蓝灯,当红灯亮起按下杠杆时,棹食物;而蓝灯亮时,随便怎么按都不会出食物。过了一段时间,条件继续升级,但老鼠仍然乐此不疲地玩这种“游戏”,直到死于疲惫。

                  ⑤科学家发现,在斯金纳的实验里,按下杠杆可以刺激老鼠的伏隔核(伏隔核被认为是大脑的快乐中枢,对诸如食物、毒品等刺激有反应,负责生产多巴胺)。人类痴迷于玩电子游戏而忘记吃饭睡觉的时候,大脑中激活的区域与老鼠的类似,比如一个韩国人就曾因连续不停玩游戏50个小时之后死亡。而在2012年的另一项研究里,科学家发现,长时间上网导致脑部结构的变化与那些因毒瘾或者是酒瘾造成的大脑病变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是网瘾者还是酒瘾者,大脑前额叶皮层中的灰白质(灰白质主要作用是调节情绪和意志力)容量都会减少。因此,英国网瘾研究专家鲍登·琼斯表示,网络上瘾是种病,它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的大脑。

                  ⑥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不那么普及的时代,人类都习惯记忆大量知识,比如英文单词以及小说的内容,但是,科技的进步扼杀了这样的需求,这也就让人类的记忆力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因为我们知道某某知识或者信息只需上百度查一下就明白了,自然就会认为不需要记在脑子里,所以,当今的网络就好比人脑的外接硬盘——我们将越来越多的信息“外包”给了它。

                  ⑦人类记忆分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大脑所收集到的信息需要经过“转存”,才能变成长期记忆。任何打断这项转存工作的行为,都会破坏原先想要记住的信息,比如看书看到一半突然去读短信,或是阅读文章的中途去查看电子邮件。新科技所带来的过量信息和干扰,让人脑难以形成长期记忆。另外,因沉迷手机和网络导致的睡眠过差也损伤了大脑的记忆能力。

                  ⑧一天当中,大部分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不少于三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会更长。上网期间,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相同或者类似的动作,如敲击电脑键盘、拖着鼠标点击左右键或滚轮、用指尖在触摸屏的各个图表或者模式之间来回切换等。这让我们的大脑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很难将一段时间内大脑中的有效信息加以筛选和集中,以进行深入思考。所以,我们在使用数码设备浏览网络时,常常不知不觉地采用略读和跳读,感受不到传统书籍带来的那种良好阅读体验,比如,能够结合语境体会一句话的丰富内涵,或者努力读懂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所以,科学家建议,如果你想要真正静下来深入思考,就必须远离那些数码产品。

              (1) 网络给人类大脑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哪些?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作答。

                  一天当中,大部分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不少于三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会更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宣纸的“前世今生”

                  ①“宣纸制作技艺”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及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对宣纸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未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显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于书画。

                  ④明朝中叶后,宣纸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种,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

                  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咸的书画、裱拓用纸。

                  ⑥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历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籍的宣纸,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

              (作者:曹天生。有删改)

              (1) “宣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请按时间顺序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段加下划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语段,完成1—6题。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候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1) 文中加点的词“一忽儿”,是____________的意思,说明松鼠爬上一棵很光滑的高树____________,爬树的____________,准确地说明了松鼠的____________。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选文第一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松鼠活动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活动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常吃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选文第二段,找出表现松鼠机警、敏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文第二段文字从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松鼠的特点的。
              (6)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 6.
              阅读语段,完成1—8题。

                  ①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②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1) 对第①段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描写了松鼠漂亮的形态。

              B.本段第1句总写全身,第2句话突出尾巴,写出松鼠特有的样子。

              C.用“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等通常形容运动员的词语,显示出松鼠的活动能力。

              D.本段只从肢体、尾巴和吃东西的样子三个方面介绍松鼠的特点。
              (2) 对第②段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段说明了松鼠乖巧的特点。

              B.本段可分为三层,前两句是一层。

              C.本段第二层说明松鼠的活动范围。

              D.用“练跑”、“玩耍”等词语描写松鼠活泼、有趣、讨人喜欢。
              (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松鼠的活动范围和鸟类相同。

              B.松鼠在夏季有强烈日光的白天躲在窝里歇凉,夜间出来活动。

              C.选文只用“它们常常竖着身子坐着”这一句话来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D.松鼠以肉食为主,但喜食树木的果实。
              (4)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说明的对象是松鼠。

              B.选文用文学笔调,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松鼠这种小动物。

              C.选文用了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D.选文是一篇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5) 上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作家,著有________。
              (6) 选文第②段讲到“松鼠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同样是讲吃东西,为什么不把它放到第①段里一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这一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阳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壳郎,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1) 选文的这几段文字主要说了什么问题?
              (2) 选文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3) 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4) “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有趣的种子旅行    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象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卷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粘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⑤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
                  ⑥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挽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漂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那么,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
                  ⑦原来,人们早就发现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漂流,作长途旅行。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四处漂流,把种子带到远方。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株新的荷花又成长起来了。
                  ⑨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杲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一个充满空气的嚢,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漂流中,嚢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了水底。
                  ⑩种子的有趣旅行,演泽了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令人赞叹。
              (1)标题《有趣的种子旅行》中“旅行”的意思是 ______ 。
              (2)种子要迁移的原因是 ______ 和 ______ 。大豆、绿豆、油菜、芝麻和喷瓜等植物传播种子方式的共同点是 ______ 。
              (3)第⑤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 。
              (4)文章第⑥段举了哥伦布寄信的例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 。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A.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是大自然和人类选择的结果。
              B.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喷瓜种子的旅行路程,在自然界中是低水平的。
              C.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其余的都长在海滩边上。
              D.种子的有趣旅行,演绎了人类的伟大与种子的神奇,令人赞叹。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可以代替指纹的细菌云
                  ①接到报警电话后,警员们不慌不忙地赶到现场,嫌疑人已逃离?没关系,最新破案神器--“细菌云”探测仪闪亮登场!一分钟后,警方通过数据库对比找到嫌疑人的信息,同时定位追踪系统在第一时间锁定目标--抓捕--返回,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从出警到返程仅用半个小时。
                  ②当然,这只是一种假想出来的未来警察办案方式,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只要掌握了“细菌云”这种技术,警察甚至普通人想成为福尔摩斯一样的神探,都可以说是指日可待。那么,什么是“细菌云”呢?俄勒冈大学的微生物生态学家詹姆斯是最早研究“细菌云”的专家之一,他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对于一个空间来说,有人的时候和没人的时候,空间内的微生物迹象有着巨大的差别。他由此推论:空间内的细菌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人体。
                  ③为了验证自己的推论,詹姆斯选取了11名实验对象,让他们分别置身于完全无菌的实验室中,他让助手为实验室里输送用于研究的特制空气,每隔一定时间就采集一份空气样本,然后从空气样本中提取DNA. 一段时间过后,研究人员发现,每一个有人的实验室里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菌,而无人的实验室细菌增添则不明显。通过对无人房间和有人房间的微生物族群进行对比后,詹姆斯得出结论:对于细菌来说,人体就像一个巨大的肉体培养皿。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被“细菌云”所包围。
                  ④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非常简单,所谓“细菌云”就是研究人员对人体微生物组一种形象描述罢了。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是被一片巨大的细菌场包围着的,在特殊仪器下看起来,这些数量庞大的细菌就像一层环绕着我们人体的云彩。也许你是个很注重个人卫生的人,但让人无奈的是,无论你每天洗多少次澡,都无法逃开和“细菌云”亲密接触。
                  ⑤不仅如此,詹姆斯还发现,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人的细菌云都是独一无二、可以识别的。通常来说,所有人的“细菌云”里所包含的微生物都大致相同,无非就是诸如链球菌、丙酸菌和棒状杆菌之类的常见细菌,但是“细菌云”里每种微生物的相对数量用统计学来判别的话,其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在人员密集的地方、更宽阔的室内环境或者是存有大量灰尘的地方,“细菌云”的差别会更加明显。
                  ⑥正因如此,詹姆斯的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细菌云”像指纹一样的特征,让人们展开了无限的遐想。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被法医运用于室内空气微生物检测。研究人员相信,在不久之后的未来,“细菌云”技术会在刑侦方面大有可为,到时候,办案流程和时间将会大大缩减,办案的效率也将会有极大的提升。警员有“神器”在手,人人都成了福尔摩斯,犯罪率无疑会大幅下降。这和人类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景是吻合的。
                  ⑦当前,“细菌云”技术还停留在丰富理论和初步实践阶段。但是,我们还是要满怀信心地去期待,因为对于科学来说,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选自《知识窗》)
              (1)阅读文章,细菌云为什么可以代替指纹在刑侦方面大有可为?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和第⑥段的顺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4)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仅仅”的表达效果。
            • 10.
              丰图义仓
                  ①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 四年竣工。“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储粮备荒,防患于未然”,被御封为“天下第一仓”。
                  ②丰图义仓在      、布局、构建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的忧患意识和高超的建筑技能。
                  ③丰图义仓建在朝邑镇(今大荔县朝邑镇)黄河西岸南寨子老崖顶上。义仓坐东面西,东、南、西三面系悬崖绝壁。所在的朝邑县地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黄洛渭三角洲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为丰腴之地,可为仓储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
                  ④丰图义仓依山就势,雄伟壮观,似一座军防城堡,高出地面30多米,地势险要。仓基土层干燥,通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粮食储存。丰图义仓分为内城和外城。【A】外城夯土筑城,三面绝壁,是义仓的第一道防线。【B】西城门顶及城角的角堡、西城墙外的护城水沟,均具有防御功能。【C】内城为城中城,坐北向南,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是仓城合一的构筑形式,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内城城墙环绕一周,东西两侧各开一门,分别为东仓门和西仓门。城墙内为仓洞,仓洞依墙而建,小而独立,相隔排列,共58洞。仓洞间有砖瓦结构的廊檐,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具有防雨、防潮以及临时储粮的功能。内城的中心是晾晒粮食的空地,空地边有一眼水井,供人畜饮水,方便至极。
                  ⑤仓洞为砖窑式,对粮仓的防火、防盗、防入侵等都有独特作用。每仓进深11 米、宽4米、储粮90余吨。由松木板铺成的仓洞地面,离地下40厘米。木板下为通风道,四周有四个排气孔,利于空气流通,排出潮气,保持仓体干燥。这种小而独立的仓洞,可将粮食按种类、分干湿分别储存保管。仓洞采取散粮储存的方式,洞门为插板式,随着洞内粮食的增高插板随着加高,顶端几个插板可以依据洞外天气打开,排出洞内湿气,保持仓内干燥。仓洞上面的地面由青砖铺成,四周高中间低,巧妙地将雨水汇集于中间,由分段水槽排向院内,院内地面同样是四周高中间低,雨水汇聚地沟,可以很快集中排 出墙外。由东小门砖砌水道排向崖下。仓顶、院内地面排水通畅,雨停即干。仓墙、仓顶均为厚实的砖体,使仓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年四季处于十七、八度的恒温状态,这种恒温状态符合粮食的低温、低湿、低氧的“三低”仓储要求。
                  ⑥光绪二十六年和民国十八年关中遭遇大旱,丰图义仓开仓放粮,救人无数,阎敬铭也因此被百姓尊称为“救时宰相”。如今的丰图义仓作为国家粮仓朝邑粮站,仍发挥着储粮功能,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储食史上堪称一绝。
              (1)依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第②段横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 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2)下面这个句子是从第④段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放在【A】【B】【C】三处中的 ______ 处。
              外城西北角有砖砌走廊,是粮仓管理人员通往对面大寨子住宅区的通道。
              (3)丰图义仓的砖窑式仓洞设计,满足了粮食仓储哪些方面的要求?
              (4)“丰图义仓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储食史上堪称一绝”,你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