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捕鸟,灾难其后

                                林  森

              ①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鸟坳村位于千年鸟道的罗霄山脉,是候鸟南飞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这里已成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断点。难以计数的候鸟丧命于此。有当地村民表示,有一天打下来的鸟就足有1吨。这条迁徙路线上,大多是小型鸟,每只只有100克左右,1吨差不多就是10,000只野生鸟。

              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残忍和数字!殊不知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③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 余条。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 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④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其伴生的 90 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至3种鱼类消失。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重要播散者,而且,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更容易萌生和成长。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与渡渡鸟一样,大颅榄树也是毛里求斯的一种珍贵特产。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最后彻底消失了。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某种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的关系。

              ⑥海鸟眼睛的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据此人们就能把地球上占总水量97%的海水进行淡化。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⑦鸟类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富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通过收集和分析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⑧鸟类被直接利用那就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医药、役用和观赏等生活之需等,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鸟类。

              ⑨现在已知的鸟类有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所有鸟类的约1/8,此外,还有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鸟类目前已非常罕见。

              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破坏环境和大量捕杀鸟类,最直接的后果是人类将要忍饥挨饿。而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鱼类。例如,每两种鸟类灭绝,必然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消亡。失去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将变得越来越拮据。更严重的是,如果大量植物随着鸟儿的消失而灭绝,人类生存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危机。

              ⑪人类不是不可以利用鸟类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保护鸟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正如人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一样,人与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同样也是一个共生体,如果人类保护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人类也就在为自己铺就永续生存之道。保护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1) 作者为什么说“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请根据提示补充有关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仿生学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在环境监测方面发挥作用;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概括说明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第④⑤⑩三个自然段的内容,简要说明“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具有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1)蝙蝠的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这样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鼠仙。

              (2)古今中外,人们对蝙蝠毁誉参半。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虫之属最可厌莫如蝙蝠,而今织绣、图画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见,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建筑物、装饰品、家具、服装、瓷器、玉器、书 画上经常有蝙蝠图案,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

              (3)不过,很多人不喜欢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传说的影响。明朝学者冯梦龙在《笑府》中编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属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亦不至。麒亦责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飞,属禽,何为贺欤?”继而,凤凰与麒麟相会,语及蝙蝠之事,相与慨叹曰:“今世风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实无奈他何!”这个故事嘲讽了那些卑鄙无耻、没有立场的人。

              (4)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传说罪恶的灵魂能转世成吸血蝙蝠继续作恶。这些故事的流传给蝙蝠带来了邪恶的坏名声。而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5)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说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

              (6)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高楼曲》中有“岁暮天涯客,黄昏蝙蝠飞”的诗句。的确,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因为这些昆虫大多数是有害的。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

              (7)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他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

              (8)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辩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带震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但对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环境中,蝙蝠也会像醉汉一样乱撞;如果只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却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

              (9)鉴于蝙蝠的出色表现和非凡本领,荷兰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廷伯根认为:“不论以何种标准而言,听觉冠军都该属于蝙蝠。”正因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10)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蝙蝠虽没有真正的翅膀,却有功能绝不亚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适应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前肢为构造极其轻巧的翼手,这种翼手宽大灵活,操控性极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形状产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转弯的本领远胜于鸟类。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强大肌肉集中在躯干部,胸骨具有和鸟类一样的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样的构造使蝙蝠飞起来更加灵巧自如。

              (11)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本领,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与众不同。

              (12)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13)得益于漫画中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确,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样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是鼠中仙。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 简析选文第①~④段引用诗文和传说的作用。

              (2) 下列诗文对蝙蝠特点的描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曹植《蝙蝠赋》:“行不由足,飞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毛族。”

              B.葛洪《抱朴子》:“千岁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

              C.清人蒋世栓《费生天彭画赠百泉》:“世人爱吉祥,画师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

              D.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

              (3) 选文第(1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 在行文过程中,选文特别注重内容的衔接过渡,结构的严谨契合。请仿照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 3.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 没有 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 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

              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 2007 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 10万欧元的罚款;2009

              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 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 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 “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 4.

              “高铁时代”已到来

              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

              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

              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

              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武汉——广州”动车组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定员601人。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

              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

              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选自《青少年科技》,略有改动)

              (1) 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第⑤至⑨自然段介绍了高速铁路的特别要求,其中⑦至⑨三段各介绍了哪一个方面的要求?

              (3) 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

              (5) 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假如高铁修到了秀山,你认为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请简明作答。(至少答出两点)

            • 5.

              无人机,有前途

              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②“无人机” 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有车载计算机完全和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携带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整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有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多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直升飞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Dirty”(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 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

              ⑥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17日,有删改)

              (1) 本文第④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无人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一句中的“约”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一句中的“飙升”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最后一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剪纸,一种生活艺术

              ①剪纸,顾名思义应该是纸张出现以后的产物。但历史资料表明,在造纸术发明前,古人便在金属薄片或皮革上剪刻花样。1966年,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了一件镂空刻花的皮革,是战国时代的遗物。汉代到唐代后,人们也把金银箔镂花贴在器皿上或铜镜的背面,用皮革制作刻花的礼冠等。纸张发明后,用纸剪刻花样就简便多了。南宋时,已出现了专门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很多,除了用于刺绣、雕花、印染等工艺。剪纸纹样还出现在器皿上,如茶盏和花瓶等。

              ②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样式特点,剪纸可分为很多样式。比如窗花、墙花、顶棚花、门笺、喜庆花、鞋花、枕头花等。窗花,无疑剪纸艺术中的代表性种类。至于剪纸是何时贴上窗户的,难以考证。明朝吴之鲸撰写的《武林梵志》中说,五代十国吴越钱鏐时期,“时人常以关礼纸张之于窗”,这可能就是有关窗花的最早文字记载了。

              ③河北蔚县剪纸是剪纸中的代表,被誉为“中华民族一种美丽的象征符号”。相传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以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蔚县剪纸以剪纸项首位的身份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蔚县剪纸又名列中国剪纸之首,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④剪纸的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很多儿歌民谣都对过年贴剪纸中的窗花有过欢快的歌唱:“过初夕,贴窗花,贴的啥,喜鹊登梅笑哈哈。再贴一个大红马,驮着福字来我家。”“过年啦,贴画啦,满窗子,都红啦。贴个猫,贴个狗,贴个小孩打滴溜,贴个老猴抽烟斗,贴个没牙佬满窗走,”可见,龙凤呈祥、马上有福、虎虎生威、玉兔迎春等等,各种吉祥题材的剪纸都很受欢迎。除夕忽至喜庆来,千窗万窗花儿开。

              ⑤剪纸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这源于它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过去农村清汤寡水生活的浪漫点缀。一张彩纸通过一把剪刀在手上开出花来,“花是有心草,怎么剪就怎么好;剪朵花,配只鸟,添枝加叶全靠巧”。据悉,现在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剪纸课程,节日庆典时,师生们自己动手剪纸装饰教室,实在令人为之振奋。

              ⑥“心灵手巧”,心灵了手才会巧,手巧了心会更灵。剪纸,不只是一种装饰点缀,更是一种生活艺术。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说明的?
              (2)选文的第一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选文多次采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为文中加下划线词语注音
               门____   写____  县____此字还读______

            • 7.

              砚,只为磨墨而生

              宰予

              砚,俗称砚台,是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古代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宋代米芾对一方山形砚台爱不释手,还专门为它写了《研山铭》,连续三年抱着砚山入睡,真是痴迷到一定境界了。

              砚台一物,大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研磨的石槽、石板。目前所知道最早的成型石砚,出土于一座战国秦墓,跟毛笔、墨块放在一起,文房四宝在这时就已有其三了。

              汉代的砚,往往还附带一块研石,就像捣药的杵,被称为“研杵”。这说明当时墨锭制作工艺尚未成熟,不能用手捏着墨直接在砚上磨,需用研石将墨块碾碎磨细。东汉之后,随着制墨工艺进步,墨锭可直接用手捏着磨,就不需研石了。

              早期的砚注重实用,普遍造型朴素,只有一些贵族墓葬才会出土比较精美的砚。唐宋以后,日常所用的砚造型也日渐丰富。比如唐代流行龟形砚、鱼形砚,明清流行牧牛砚、虎伏砚等,精彩纷呈。

              制作砚台,主要材质是天然岩石。但并非所有石头都适合做砚,必须精挑细选,核心因素就是材料的硬度。

              墨锭的莫氏硬度通常在2.3左右,想让它轻松磨出墨汁(称为“易发墨”),砚石中要有石英、长石等硬度较大(6-7)的矿物,它们是决定发墨效果的关键成分。然而柔软的毛笔也要频繁接触砚台,如果硬度太高,容易损伤笔毛,缩短笔的使用寿命。所以,砚台又必须有一定的柔韧性。通常,在砚台中占主流的成分是方解石、绢云母等,硬度在2-4之间,质地偏软,细腻滑润,不易伤笔。

              从微观视角看,砚面经过打磨后,软石部分磨损较大,微微下凹,硬石颗粒则微微凸起。研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众多“小刺”从墨块上刮下墨粉,再溶于水中。硬质的石英、长石颗粒必须很细,分布也要均匀,研磨出的墨汁才够细腻均匀,不会出现粗粒。各种矿物成分之间联结紧密、颗粒间空隙小,砚台就“不吸水”,墨汁更不易干涸。

              符合这些标准的就是一款好砚,人们将广东的端砚、甘肃的洮砚、安徽的歙砚、黄河岸的澄泥砚,并列为“四大名砚”。

              端砚、洮砚和歙砚都是天然石头做成的。端砚出自广东肇庆,颜色多彩,石质娇嫩,摸起来像婴儿皮肤一样细腻。洮砚出自甘肃洮河,石色碧绿,颇为秀美。歙砚出自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一带,多位青黑色,其代表为南唐李后主最爱的“龙尾石砚”,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的溪流中,质地细密温润,叩之声音清越。宋代大书法家蔡襄曾专门写诗赞美它,将它与天下至宝“和氏璧”相提并论。澄泥砚比较特殊,用于反复淘洗、过滤后的细泥烧制的,属于陶砚。因其原料讲究、工艺独绝,磨墨效果可媲美石砚。

              今天,除了少数书画爱好者,我们平时写字用的多是现成的墨水或墨汁。墨从固体到液体,砚失去了用武之地,也就渐渐淡出日常生活了。 (选自《博物》)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砚台,大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研磨的石槽、石板。就目前情况而言,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砚在战国时期就有了。
              B.并非所有石头都适合做砚台,核心因素是材料的硬度。砚台要有硬度在6-7的关键成分,但主流成分硬度应该在2-4之间。
              C.从微观视角看,砚面经过打磨后,表面其实是凹凸不平的,凸出部分对发墨效果起决定作用,如石英、长石等矿物。
              D.澄泥砚属于陶砚,因其原料讲究、工艺独绝,大书法家蔡襄曾专门写诗赞美它,将它与天下至宝“和氏璧”相提并论。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新能源时代     ①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石油等传统石化燃料濒临枯竭,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多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民众对核能恐惧和不安……不过,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拯救人类于危机的“大救星”,让我们对未来拥有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②许多国家的政府把新能源的开发置于战略高度,通过立法规定了新能源的概念和范畴,并给予大力支持。如今,拥有几十台风力发电机或十几万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大型发电设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急剧增加。同时,新能源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使人类减少了对天气的依赖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家庭或整个地区所需的全部能源都能通过新能源来供应。
                   ③让我们畅想一下未来:假如我们生活中所需的大部分能源都来自可再生能源,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可再生能源究竟拥有怎样的“真正实力”?请加入我们的队伍一起来探寻吧!
                   ④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一路驱车东行,在90多分钟的行程中,放眼望去,一排排巨大的风车擎天而立,迎风飞转,连绵不断,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这就是风电场(大型风力发电站).今天,人类对自然能源寄托了前所未有的期待,而这些绵延无尽的风车就是人类希望的源泉。
                   ⑤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并导致石油价格在10月份出现暴涨。风电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20世纪80年代,风电场首先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欧洲的丹麦。90年代,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德国和西班牙开始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和推广风力发电。2013年,上述五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接近全球总装机容量的70%。
                   ⑥太阳能和风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两大能源,应用非常广泛。 2011年全球风力发电量共计4340亿千瓦时,相当于太阳能总发电量的7倍 ,足以满足 1.4亿人的用电需求。在风速及设备配置等的最佳条件下,风力发电的成本可降为每千瓦时0.25元人民币左右,非常接近于火力发电的成本。
                   ⑦现在,丹麦洛兰岛(人口约6.5万人)的风力发电量已经超过了全岛居民的用电总量,实现了100%的自给自足,成为了一个“100%自然能源岛屿”。曾经我们幻想过,要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风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主要动力就好了。今天,梦想变成了现实: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地方。
                   ⑧放眼全球,10万千瓦级的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并不少见。美国、中国、印度和德国的发电站包揽了前十名。
                   ⑨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正在致力于利用化工厂等的空地来建造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站,并不停地在公布扩容计划。100万瓦的输出功率则意味着全年的发电量大约为100万千瓦时,可满足近3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⑩自2004年以来,全球太阳能发电量一直在增加。众所周知,随着普及率的提高,家电产品的价格会急剧下滑。太阳能发电也一样。例如,德国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几乎与传统电力的价格持平。可以说,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站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多,“阵地”在不断扩大。风、阳光、水、波浪、地热……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永不枯竭”。
              (1)从文中看,为什么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
              (2)请概括写出文中第⑤段说明内容。
              (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左右”或者“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5)请选出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 ______
              A.风电场首先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欧洲的丹麦。
              B.太阳能和风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两大能源,应用非常广泛。
              C.100万瓦的输出功率则意味着全年的发电量大约为100万千瓦时,可满足3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D.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站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多,“阵地”在不断扩大。
            • 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
              康乐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 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的若虫,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⑤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①螽(zhōng)斯:一种昆虫。②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
              (1)阅读①-④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 ______ 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 ______ 方面。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
              (3)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
            • 10.
              神奇的植物防护武器
                   ①在大自然中,病菌、昆虫和高等动物,无时无刻不在向植物发动“侵袭”,可是,为什么地球上的植物却仍然占据着大多数的地盘呢?原来,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种种保障物种延续的防御自卫甚至是还击能力,足以应付一切外来进攻。
                   ②大家知道,气步甲虫等一些昆虫具有使用“化学武器”自卫的本领。有趣的是,很多植物也同样具有这种本领,它们利用自己本身分泌的毒素或者特殊的气味、滋味及刺激性物质来御敌。有一种名叫毒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毒芹碱,动物吃了很快便会中毒死亡;马利筋和夹竹桃等植物含有强心苷,可使咬食它们的昆虫肌肉松弛而丧命;三叶草和一些金合欢等植物,能产生毒性很强的氰化物,使蚕食它们的昆虫中毒而死亡。
                   ③植物针对外来攻击的自卫手段是形形色色的,它们能靠【甲】 化学武器进行自卫,也能使用【乙】 “物理武器”进行自卫,更有些植物是以自己特殊的生理机能来战胜外来侵袭的。
                   ④有些植物依靠自身的棘、刺和毛芒等特殊装备来御敌,这些“物理武器”使动物和人不敢随意触动它们。仙人掌、洋槐身上都长满了刺,板栗的刺长在种子外面的总苞上,动物都无法吃;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树干和枝条上长了许多大而分枝的枝刺,猴子不敢攀爬,连厚皮的大野兽也不敢去碰它;产于南非的锚草果实外观如铁锚状,硬刺四伸,而且刺上还有钩,那里最凶暴的狮子都避之唯恐不及,因为锚草果实一旦扎入狮子的口腔、鼻孔就无法除去,有的狮子甚至会由于不能进食而危及生命。
                   ⑤有些植物既无毒素也不长刺、毛,他们会用什么办法进行防御呢?高大的树木,其果实、嫩枝、嫩叶等都悬挂在高空,让很多想啃食的动物可望而不可即;禾本科植物“一岁一枯荣”,它们虽然没有任何自卫的武器,可是依靠自己的快速生长能力和繁衍后代能力来保障自己在自然界里的一席之地。
              【注】昆虫,遇敌害是能从尾部喷射毒液自卫。
              (1)阅读全文,植物的防护武器有哪些?请概括回答。
              (2)阅读文章的第③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句话不能调换顺序的三个理由。
              (3)本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赏析。
              (4)阅读材料,判断下面两则材料中的植物分别使用哪一种武器,并作简要说明。
                  材料一:几百年前,住在拉丁美洲的土著人经常受到强盗的侵扰。有一次,他们把强盗引进埋伏圈后立即躲藏起来。强盗发现被追的土著人突然不见,便四处寻找,身体只要碰触到一种外形像南瓜一样的菌类植物,这些“南瓜”随即就发生“爆炸”。不一会儿,刺鼻的烟雾弥漫开来,强盗们被呛得拼命打喷嚏,随之涕泪泉涌,视线模糊,最后被当地土著人全部消灭了。
                  材料二:有一种叫做沙箱树的植物,有“植物枪”之称,果实熟了后可以爆破,爆开时种子飞速弹出10米外,如枪的子弹。沙箱树就是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种子不被人和动物摘走。
            0/40

            进入组卷